洛花不望而至次相兄韵
多谢吴中客,移花五亩园。
灰心劳远梦,茧足蹈前言。
定是黄金蕊,真须白玉尊。
从今付幽赏,不用赋招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吴中地区的朋友,为我移植了五亩的花卉园林。尽管心灵疲惫遥远梦想,仍然坚定实践从前许下的诺言。它们必定会绽开出金色的花朵,真的需要搭配白玉般的高雅酒杯。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欣赏这幽美的景致,不必再去寻找那失落的灵魂。
去完善
释义
1. 吴中:古地区名,泛指春秋战国时中国东南沿海的吴地。这里可理解为江南一带。
2. 五亩园:意为面积不大的花园,含有归隐田园的意思。
3. 黄金蕊:此处喻指牡丹花。
4. 白玉尊:指的是白玉制成的酒器,通常用于高贵场合。
5. 招魂:古代的一种丧礼仪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和诗人心情的诗作。开篇“多谢吴中客,移花五亩园”,表达了诗人对吴中朋友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给诗人带来了五亩地的鲜花。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时的心情。他感到心灰意冷,仿佛在梦中一般,他的脚步虽然疲惫,但仍然坚持前行,正如他在前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强调了花的美丽和价值,他认为这些花就像黄金一样珍贵,需要用白玉制成的酒杯来欣赏。这样的比喻不仅突出了花朵的美丽,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鉴赏力。
最后两句诗,“从今付幽赏,不用赋招魂”,意味着诗人决定从此全身心投入欣赏这些花朵的美好之中,而不去关注那些悲伤的事情,不去寻求灵魂的慰藉。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洛花不望而至次相兄韵》是南宋诗人洪遵创作的一首咏洛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代,南宋刚刚建立,结束了北宋的统治,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诗人洪遵是南宋著名的文人、官员,他与当时的权臣秦桧关系密切,历任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礼部尚书等职。他的一生中,多次参与朝廷的政治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诗歌创作方面,洪遵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洛花不望而至次相兄韵》中,他以洛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洛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