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路梅

标题包含
江路梅
翁仲为余泣,江头负月明。 一从少陵死,此路断人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翁仲在一旁默默垂泪,江边的明月也显得暗淡无光。自从杜甫离世之后,这条路就很少再有人走了。
去完善
释义
1. 翁仲:翁仲是指墓前的石人。这里代指杜甫的坟墓。 2. 少陵:指唐朝诗人杜甫。 3. 此路断人行:此句化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去完善
赏析
《江路梅》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畔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在诗中,翁仲(古代的神话人物)仿佛在为诗人哭泣,而诗人则在江边仰望着明亮的月光。自从杜甫离世之后,这种沿江赏梅的路途已经很少有人涉足。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前辈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路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南宋时期,中原沦陷,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与金国对峙,战局紧张。 这个时期的方蒙仲,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也与时代的动荡息息相关。他在早年曾考取进士,历任州县官员,后因战乱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时常接触底层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生活。这种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蒙仲通过对江路梅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同时,他也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这首《江路梅》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方蒙仲个人的才情与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