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亭前梅

标题包含
亭前梅
相彼一长须,赤脚亦无有。 二梅侍侧焉,岂不差胜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看着那位留着长胡子的先生,连鞋子都没有穿。两位梅花一样的美女陪伴在他身边,岂不是胜过了没有美女陪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相彼:指观察对方,相是古代汉语中的动词,表示观察、审视的意思;彼则指对方、别处。 2. 一长须:指一个人留着长长的胡须。 3. 赤脚:光着脚。 4. 二梅:这里指两种梅树。 5. 侍侧:在旁边陪着。侍有陪伴之意,侧指方位词,表示旁边。 6. 差胜不:即“差胜无”。差,勉强,略;胜,超过;无,没有。这句意为勉强胜过没有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亭前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长者(“一长须”)赤着脚,两位梅树陪伴在旁。诗中用了简练的文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方蒙仲的尊敬以及对梅花品格的赞美。 首句中的“一长须”可理解为年长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形象往往与儒雅、智慧和品格高尚相连。同时,“赤脚”则暗示了这位长者的朴实无华和生活方式的简单。这里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把长者比喻为梅树,既强调了他的坚韧精神,又凸显了他高雅的品质。 接下来两句“二梅侍侧焉,岂不差胜不”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赋予梅树人格化特点,使它们成为长者的忠实伙伴。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感染力。其中“差胜不”即“差可胜不”,意为勉强可以超过不强。这里的意思是通过比拟手法,突出梅树的坚贞不屈和高洁品质,间接表达了对长者品格的赞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亭前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一首描绘梅花的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5年左右,即南宋末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蒙古帝国崛起,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蒙仲作为南宋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亭前梅》中,他以梅花的形象比喻南宋士人的人格品质,表达了他们坚守气节、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