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吟梅
几回桂州梦,欠一桂州诗。
何日万里外,吟梅真大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度梦回桂州,还未曾写下桂州的诗篇。
何时我能在远方再作一首吟咏梅花的佳作,那将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去完善
释义
1. 桂州:桂林的古称。隋朝时改为始安郡,唐朝复名桂州。后成为两广总督的驻地,明清时期是广西布政使司驻地,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欠:这里指缺少,未能完成之意。
去完善
赏析
《桂林吟梅》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一首描绘桂林美景的诗作。首句“几回桂州梦,欠一桂州诗”表现了作者对桂林的深深向往之情,以及未能亲自游历桂林的遗憾。次句“何日万里外,吟梅真大奇”则表达了作者期望有朝一日能置身于桂林的美景中,尽情欣赏梅花绽放的壮丽景象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桂林美景的热切向往与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桂林吟梅》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为宋朝末年,即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北宋与南宋的交替时期。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方蒙仲,字伯正,号井梧子,婺州金华人。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年轻时就考取了进士,步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屡遭贬谪。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曾担任过溧阳知县、江南西路提举常平司等职位。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的矛盾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创作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色。
在《桂林吟梅》一诗中,方蒙仲通过对梅花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他以梅花的形象比喻自己,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的个人遭遇,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