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芹亭 其四

标题包含
采芹亭 其四
便好时时具小槎,徧游水北水南涯。 游时要拣山深处,恐有山人处士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那就很方便时常有小木船,遍游河水的南北两岸。游览时选择深山幽谷,那里或许有隐世的文人墨客。
去完善
释义
1. "采芹亭":诗题,是诗人以表达敬意的方式为某座亭子命名。 2. "方蒙仲":作者的名字,一位南宋诗人。 3. "便好":方便、合适。 4. "小槎":小木船。 5. "水北水南涯":指采芹亭附近的河流两岸。 6. "游时":出游的时候。 7. "拣":挑选。 8. "山人":隐士。 9. "处士家":未出仕的贤人的居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采芹亭 其四》是南宋诗人方蒙仲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水北水南的广阔天地中游历的想法。在游览过程中,诗人选择深入山间幽静之处,因为他担心那里可能会有隐逸的文人雅士所居。这首诗歌颂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民间高人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芹亭 其四》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蒙仲是一位颇有文名的士人。他在宋室南渡后,怀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情,积极参与科举考试,期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落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虽然在经济、文化方面有一定的繁荣,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使得南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外,南宋的科举制度也存在诸多弊端,选拔出来的官员并不能真正为国家分忧解难。 在这首诗中,方蒙仲以“采芹”为喻,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牛羊自归村”描绘了民间的宁静生活,又以“老蔓蟠古亭”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历史意识,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