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宜月梅

标题包含
宜月梅
人言广寒宫,合种梅花树。 那知白玉容,自怕嫦娥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说在广寒宫里,适宜种植梅花树。 怎知那白如美玉的花容月貌,连嫦娥都会忌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宜月梅:又称“竹枝词”,是一种以诗歌形式表达文人情感的形式。 2. 方蒙仲:宋朝诗人。 3. 人言广寒宫:指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亮宫殿。广寒宫,古谓月宫。 4. 合种梅花树:指广寒宫中应该种植梅花树。 5. 白玉容:形容梅花的洁白如玉。 6. 自怕嫦娥妬:指梅花因担心自己洁白的容颜会被嫦娥嫉妒而选择不在广寒宫中生长。
去完善
赏析
《宜月梅》是一首描绘梅花与嫦娥关系的诗作。诗人以“人言广寒宫,合种梅花树”开篇,借用了人们熟知的广寒宫故事,点明了梅花与嫦娥之间的关联。然而,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通过“那知白玉容,自怕嫦娥妬”的表述,表达了梅花虽生于广寒宫,却因洁白如玉的美丽而害怕引起嫦娥嫉妒的心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梅花具有了情感和性格,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梅花独特美的欣赏和理解。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展示了诗人对方蒙仲对梅花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宜月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月色下梅花盛开的景象。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0年至1209年之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的战火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方蒙仲生活于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一生曾经历过战乱、迁徙和贫困。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关注。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对外敌妥协,对内压迫人民,导致民不聊生。方蒙仲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宜月梅》这首诗中,方蒙仲通过对月色下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他用“宜月”来形容梅花的美丽,表达了梅花与月色相融的美景。同时,他也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象征了人们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精神。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方蒙仲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