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见梅

标题包含
见梅
平生空四海,红紫委如尘。 梅处生新敬,宁非具限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蒙仲(1894年-1970年),原名方家骅,字蒙仲,号梦周,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早年经历: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宽广的大地,繁华的世界,谁能不为此倾倒,但谁又能抵挡住时间的洪流呢?如同绚丽的红花和紫花一样,终究化作尘埃。只有梅花凌寒独自开,它的品格是如此独特,令人敬仰不已,难道它不是最具内涵的人吗?
去完善
释义
1. "平生":一生, 指作者的日常生活的全部或很长时间. 2. "空四海":指作者游历过全国各地, "空"意为"到处","四海"是泛指全国各地. 3. "红紫":此处红紫指的是各种盛开的花朵, 亦可以引申为繁华的事物或生活. 4. "委如尘":字面意思是被弃置如同尘土, 这是对于红尘俗世的形象比喻. 5. "梅处生新敬":看到梅花时产生出新的敬意,"处"表示地方, “生新敬”意即突然产生新的敬意。 6. "宁非":难道不是的意思. 7. "具限人":具体的人, 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我指称, "具限"意味着有血有肉、具体的个体存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见梅”,实际是在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起句“平生空四海,红紫委如尘”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豪放,既是海量的胸怀与眼界,也是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其中的“红紫”代表的是世间繁华,诗人认为这些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第二句“梅处生新敬,宁非具限人”则是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比喻,展现出诗人对纯洁、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人把自己比喻为梅花,表达了虽处困境却依旧执着坚守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见梅》是南宋著名诗人方蒙仲的一首描绘梅花的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也就是南宋时期的乾道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北方的金国和南方的南宋对峙,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方蒙仲作为南宋文人,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一生辗转多地,担任各种官职,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 在《见梅》这首诗中,方蒙仲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他通过梅花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借梅花表达了对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无奈。这首诗既体现了方蒙仲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