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孙吉父登第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和孙吉父登第二首 其二
生平心事渺无涯,老去情悰岂复嘉。 便合扁舟归故隠,却寻小圃种幽花。 痴儿侥幸居前列,朴学流传本故家。 第一不宜贪显宦,更烦师友护兰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这一生有着无数的忧虑,年纪大了心情也不再愉悦。不如驾着小船回到故乡过上隐居的生活,寻找一块土地种植喜欢的花卉。我这愚钝的人有幸能够跻身优秀之列,学识渊博的家传得以流传。最不应该追求的是显赫的地位,更需要有良师益友照顾我这株兰花。
去完善
释义
1. "生平":一生的经历或生活。这里指袁燮自己的生活经历。 2. "心事渺无涯":内心的忧虑和思考无边无际。"渺无涯"表示广阔无边,无法触及。 3. "老去":年龄增长,这里指自己年纪大了。 4. "情悰":情感,心情。这里指自己的心情。 5. "扁舟":一种小型的船只,常用于隐士和水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这里暗示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 6. "故隠":原来的隐居之处,这里指诗人想要回归的地方。 7. "小圃":小的田地,这里指诗人的私人花园。 8. "痴儿":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戏称,带有自嘲或调侃的成分。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本人。 9. "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幸运。这里指诗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10. "前列":在前面,这里指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 11. "朴学":朴实、简单的学问,这里指诗人的学术研究。 12. "流传":传播,延续。这里指诗人的学术成果得以传承下去。 13. "本故家":出自世代书香的家庭。这里表明诗人家庭具有学术传统。 14. "显宦":地位显赫的官员。这里诗人告诫自己不应追求权力和地位。 15. "更烦":更加麻烦。这里表示诗人需要依赖朋友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16. "兰芽":兰花的花蕾,这里比喻诗人学术上的新生力量。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生平心事渺无涯”开篇,抒发了人生理想、抱负的无尽与广大。接着用“老去情悰岂复嘉”来表达岁月流逝、激情消减的感慨,显示出诗人的睿智和淡泊心境。接下来“便合扁舟归故隠”,传达了诗人欲放弃功名利禄,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诗人又通过描绘“却寻小圃种幽花”这一画面,表达了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想法。 随后,诗人以“痴儿侥幸居前列”暗示自己并非才智出众之人,但求踏实学习,践行“朴学流传本故家”的理念,即继承并传播朴素的学术理念,为家乡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最后两句“第一不宜贪显宦,更烦师友护兰芽”则提醒人们不应过分追求显贵地位,而是依靠朋友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培养后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及处世态度,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