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
龙虎常瞻牓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与虎常常挂在榜上著名,认识你开始于凤凰城。
三干位宾客了解毛遂自荐,五百户人家等待晏婴出访。
想要看到书籍中的容色,怎能知道金鼎中包含着错误。
后园的足迹现在已荒芜了,只有清风陪伴明月一起照亮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龙虎:代指科举考试中登科及第的士人。
2. 常瞻牓上名:时常关注及第榜上的名字。
3. 识公:认识您。
4. 凤凰城:此处指京师,即京城。
5. 三千宾客: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的故事。这里用来赞美韩康公广纳贤才。
6. 五百家: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晏婴使楚的故事。这里表示韩康公受到百姓爱戴。
7. 玉书:道教经典。
8. 拔宅:移居仙境。这里表示期望韩康公考中高官。
9. 金鼎:炼丹炉。
10. 垂成:将要成功。这里表示遗憾未能功成名就。
11. 后园履迹:喻指韩康公生前的踪迹。
12. 芜没:杂草丛生,形容荒废。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悼诗描绘了韩康公的人生历程和成就。首联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韩康公的敬仰之情,他就像龙与虎一样备受瞩目。颔联用毛遂自荐、晏婴治国的典故来赞美韩康公的才华和功绩。颈联则惋惜他未能完成最后的事业,就像玉书的阅读被中断,金鼎的炼丹功亏一篑。尾联以诗人的视角写出对已逝者的怀念,虽然后园足迹已荒芜,但韩康公的精神将永远伴着清风明月流传下去。整首诗情感饱满,富含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的悼亡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韩康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陆佃在北宋时期所作。陆佃生活在公元994年至1054年,他曾担任朝廷的官员,参与政治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社会民生,提倡道德教化,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指导,为国家出谋划策。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国家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民众的生活压力加大。在这种背景下,陆佃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贤明的君主和忠诚的大臣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切。
在这首挽歌中,陆佃表达了对韩康公的敬仰之情。韩康公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清廉正直,忠于职守,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陆佃通过赞美韩康公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激励,希望人们都能像韩康公那样为国家尽忠尽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