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小小墓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荒芜的世界中,古老的树木矗立着。花朵自由地绽放着,柳树枝条蜿蜒深入。夜晚的月光下,人们等待着;春天的微风里,鸟儿歌唱着。不知道谁会与我共度余生,我只希望能够找到那个愿意与我携手同行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漠漠:广大的样子。
2. 穷尘:尘世。
3. 萧萧:形容树木枝叶稀疏。
4. 发:开。
5. 恨:遗憾。
6. 柳长深:柳叶茂密。
7. 何待:期待。
8. 为:动词,为了。
9. 吟:唱,这里指鸟儿鸣叫。
10. 谁共穴:指谁与自己一同葬身古墓。
11. 徒愿:白白希望。
12. 同心:古代一种丧葬方式,夫妻合葬。

去完善
赏析
《题苏小小墓》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苏小小的墓地所见的景象和所思。开篇两句“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便展现了墓地的一派荒凉与寂静。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寄托哀思:“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诗人用花朵自发地凋谢、柳条长得过长来形容苏小小的一生短暂而充满哀愁;“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则表达了无人陪伴、只有鸟儿为之哀鸣的孤独;最后的两句“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则传达出诗人对苏小小孤独的深深同情以及对生死相隔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苏小小墓》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见于《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九。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56年(唐宣宗大中十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微,皇帝昏庸无能,宦官弄权,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在文学艺术的领域,诗歌、音乐、绘画等方面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张祜作为这个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家族显赫,曾祖为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张说。他少年时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一生未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终其一生都在诗歌创作上努力不懈。
在这首诗中,张祜通过对苏小小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苏小小是南朝齐时的著名美女,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年仅十八岁就因患风寒离世。她的美貌和才情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古代红颜薄命的象征。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祜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叹。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使这首诗成为了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