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江西运使齐工部见寄
龙坂弥年别,长兹仰道风。
梦曾瞻使节,喜忽得诗筒。
词藻春林秀,恩私地镇崇。
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坂已有一年未见,时常想起您崇高的道德风范。梦中似乎见到了您的使者,忽然又收到了您的诗篇。诗中的辞藻如同春天的树林般美丽,感受到了您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恩情。我决定把这首诗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它能在江东广为传颂。
去完善
释义
1. 龙坂:指江西地区,这里可能意指南昌,因为赣江如蟠龙绕南昌城而得名。
2. 弥年:全年或整年。
3. 长兹:长时间在这里。
4. 仰道风:敬仰对方的品德和风采。
5. 使节:官员出使外国的仪仗;也指大使。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想象齐运使的仪仗和威严。
6. 诗筒:诗歌的载体,如竹简、纸张等。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收到了齐运使的诗作。
7. 春林秀:春天的树林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用来赞美齐运使的诗歌才华。
8. 恩私:私人恩情,这里可能是指齐运使对作者的关照和帮助。
9. 地镇: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或地区,这里可能是指江西地区的地位重要。
10. 崇:高、尊贵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齐运使的地位尊贵。
11. 知者:了解的人或朋友,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其他朋友。
12. 传诵满江东:形容诗歌在江南地区广泛传播和传颂。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多年后重逢的喜悦之情。首联“龙坂弥年别,长兹仰道风”描绘了二人多年未见,而今重逢,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颔联“梦曾瞻使节,喜忽得诗筒”则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惊喜与期待,梦境中的情景与现实交织,突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颈联“词藻春林秀,恩私地镇崇”以生动的描绘赞美了友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尊贵的身份地位。尾联“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则表达了诗人的期许,希望这首诗能够广为传播,成为友谊的见证。全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江西运使齐工部见寄》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祖无择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云集,诗歌文化蓬勃发展,尤其在江西地区,文人墨客更是争相斗艳,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祖无择是一位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的文人。他曾任翰林院修撰、国子监博士等职,后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至江西。在江西期间,他与当地文人交往甚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与齐工部的交情尤为深厚。齐工部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任职于江西运使,两人在文学和仕途上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不少岁月。
这首《酬江西运使齐工部见寄》便是祖无择对齐工部的一首回应之作。诗中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共同度过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祖无择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示了北宋时期文人的风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