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乌江亭

标题包含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临川军(今江西抚州市),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虽然江东的年轻人如今仍然存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随君王再次奋起争夺天下呢?
去完善
释义
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代指项羽起兵之地;子弟:年轻人;卷土来:比喻东山再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深刻地刻画了项羽悲剧命运的历史场景。前两句描绘出连年征战带来的疲倦与绝望,以及那场决定性的失败如何彻底扭转了局势。“壮士哀”三字尤其传神,既体现了士兵们的身心俱疲,也暗示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设问形式,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使有潜力东山再起,但人心散尽,复兴谈何容易! 整首诗情感沉郁,笔力雄浑,不仅表达了对项羽悲情结局的叹惋,也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社会危机的警觉。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使得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王安石身处政坛风云变幻之际,已过知天命之年。当时他推行的新法遭遇重重阻力,个人仕途也几经沉浮。诗人借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典故,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项羽虽败,然江东子弟犹在,却无人愿随其东山再起,暗喻改革之路的艰难与无奈。诗人以史为鉴,在感怀楚霸王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在思索着自身处境与时代变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