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虎丘祖印大师秋日怀寄

标题包含
次韵虎丘祖印大师秋日怀寄
不爱纷华爱寂寥,松风竹月共萧萧。 因随野鹤过三径,每对江鸥洗一瓢。 无复尘埃沾短褐,尚思烟水泛归桡。 道人肯与羲之友,飞锡重来莫待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长文(1039-1104),字游,号乐圃,江苏苏州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尤以经学和史学见长。 朱长文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公绰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对朱长文的影响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爱好繁华却喜欢寂静,松间微风、竹影婆娑共饮萧条之景。 随着闲云野鹤走过曲折的小径,时常面对江鸥洗涤竹竿。 不再被尘世烦扰靠近短衣,依旧向往烟雾弥漫的水面漂泊。 如果那位得道之人愿意与我一同结交王羲之,那么在他再次飞锡而来时请不要等待邀请。
去完善
释义
1. 爱纷华:不喜欢繁华的生活;纷华,繁盛、繁华的景象或生活。 2. 寂寥:寂静、空旷,形容孤单冷清的境地。 3. 松风竹月:描绘自然环境的词语,表示吹拂松树的风声、竹林中洒下的月光。 4. 共萧萧:一起发出沙沙的响声,这里形容松风和竹月的声音交杂在一起。 5. 三径:此处指通往隐士居所的小路。 6. 江鸥:生活在江河边的鸥鸟,代表一种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 7. 洗一瓢:用水瓢取水洗刷污浊,象征清除世俗杂念。 8. 无复尘埃:不再沾染尘世烦扰。 9. 短褐:粗布衣服,寓意清贫淡泊的生活。 10.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表示朦胧梦幻的美景。 11. 归桡:归舟,指返回家乡。 12. 道人:指和尚,此指虎丘祖印大师。 13. 羲之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此处喻指才华横溢的人。 14. 飞锡:锡杖,佛教僧人的法器,指僧人出行。 15. 莫待招:不要等待别人的邀请,主动前来相聚。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不爱纷华爱寂寥,松风竹月共萧萧”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喜爱寂静、恬淡的生活态度。他追求的是像松风和竹月那样高洁的品质,这表现了他的人格情操和人生哲学。 颔联“因随野鹤过三径,每对江鸥洗一瓢”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生活中寻找灵感和启示的情景。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颈联“无复尘埃沾短褐,尚思烟水泛归桡”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的烦恼,渴望过上清静隐逸的生活。他以坚定的信念面对现实困境,愿寻一片理想中的乐园。 尾联“道人肯与羲之友,飞锡重来莫待招”表明诗人崇尚古人的高雅风范,以此自勉并期许有朝一日能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分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以清雅脱俗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深厚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虎丘祖印大师秋日怀寄》是宋代诗人朱长文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在北宋时期,佛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与僧侣有密切的交往。朱长文作为宋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在这一时期结识了许多高僧大德,其中就包括虎丘祖印大师。 在这段时间里,朱长文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由于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致力于学术研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此外,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与僧人交流佛学心得。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寺庙建筑、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高的成就。朱长文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他与虎丘祖印大师之间的友谊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与僧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和谐共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