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使人到阙紫宸殿宴参军色致语口号
春风黄繖下清厢,缨弁蝉联宴未央。
万国文明周礼乐,九重端穆舜衣裳。
云低殿幄星辰近,漏转宫花日月长。
圣主宽仁盟好永,和声细入鹿鸣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着黄伞下的冷清厢房,官僚们接连不断地参加宴会似乎永无结束。这场宴会是文明的体现,彰显了周礼的魅力。而皇帝的威严就像舜的衣裳一样庄重。
宫殿的天幕低垂,星光仿佛触手可及;时光流逝,宫里的花儿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美丽。君主宽厚仁爱,希望友谊永恒,和谐的声音如鹿鸣般动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宸殿: 帝王宫殿。
2. 参军色: 指扮演参军戏的演员。
3. 周礼乐: 周朝的礼仪和音乐,此处代指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4. 舜衣裳: 古代传说中舜帝所制的礼服,象征皇帝的尊荣。
5. 端穆: 端庄恭敬。
6. 星辰近: 形容皇帝宝座的高贵。
7. 漏转: 时间流逝。
8. 鹿鸣章: 《诗经·小雅·鹿鸣》中赞美天子设宴招待诸侯的内容,这里指宴会上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开篇两句通过描述春日的微风、黄色的伞盖以及清亮的包厢,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缨弁蝉联”来形容宴会的盛况,其中“缨弁”指的是官员的冠饰,象征着这场宴会的重要性和规模。
第三、四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这场宴会的主题:万国文明周礼乐,九重端穆舜衣裳。这里的“周礼乐”和“舜衣裳”都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意味着这场宴会不仅展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也体现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六句转向了宴会的氛围:云低殿幄星辰近,漏转宫花日月长。这两句诗意象丰富,既有星汉灿烂的壮丽景象,又有花开花落的时间流逝,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盛宴之中,感受到了它的美好与永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场宴会的总结和期望:圣主宽仁盟好永,和声细入鹿鸣章。诗人赞美了皇帝的智慧与仁爱,认为这样的宽厚和仁慈能够使国家之间的友谊长久,同时也期待这种和谐的音乐能够如鹿鸣般深入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宴会的热闹与庄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民族团结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共处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国使人到阙紫宸殿宴参军色致语口号》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崔敦诗的作品。它创作于公元1189年,这个时期正是宋金关系紧张的时期。此前几年,金国屡次南侵,对南宋造成极大的军事压力。崔敦诗曾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等官职,一直致力于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尊严。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