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喻景山
一榻无尘便觉凉,半生场屋鬓将黄。
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灰尘的床铺让人感觉很凉爽,在考场奋斗了大半辈子,头发都快变白了。如今已经准备好回乡的计划,闲暇时看看书、烧烧香,享受这漫长而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榻:这里指床铺或座位。
2. 无尘:指环境清洁干净。
3. 便觉凉:意即感觉凉爽。
4. 半生:年岁的一半,这里表示时间较长。
5. 场屋: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这里借指科举考试。
6. 鬓将黄:形容头发逐渐变白。
7. 对卷:面对书籍。
8. 爱日长:珍惜时日,享受悠长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喻景山的陪伴下,读书、品茶、赏景的生活情景。诗的前两句“一榻无尘便觉凉,半生场屋鬓将黄”描述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凉爽,以及因长期奔波于考场而逐渐变白的头发。这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则表达出诗人决定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与喻景山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整首诗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喻景山》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世纪。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陈宓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时代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他在地方任职时,重视农耕水利,关心民间疾苦,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文学方面,他擅长诗歌、散文等,以咏物抒怀、歌咏自然山水为主,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在这首诗《和喻景山》中,陈宓通过对喻景山的描绘,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反映了陈宓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