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朱放
几年湖海挹馀芳,岂料兰摧一夜霜。人世空传名耿耿,
泉台杳隔路茫茫。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年前,我曾在湖泊与海洋中撷取到了美好的余香,但谁能料想到,兰花一夜之间竟遭受了严霜的摧残。在人世间,人们对我的声名耿耿于怀,但在黄泉路上,我却在迷茫中渐行渐远。当那碧绿的窗户下月亮落下,琴声戛然而止时,再遥望那白云深处的华表,仙鹤的梦却悠长无边。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回头的那一刻,只见九泉之下的烟岚清冷,树木苍茫。

去完善
释义
《哭朱放》注释如下:
1. 湖海:指全国各地。这里指朱放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2. 兰摧:比喻美好的事物突然遭到破坏。
3. 人世:指人间。
4. 耿耿:形容名声显赫。
5. 泉台:墓地。
6. 杳隔:遥远相隔。
7. 碧窗:绿色的窗户,这里指代幽静的环境。
8.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建筑物前的标志性建筑。
9. 鹤梦:指死者的灵魂。
10. 最是:表示程度最高的副词。
11. 九泉:指地下、阴间。
12. 烟冷:烟雾缭绕的寒冷景象。
13. 树苍苍:树木茂盛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哭朱放》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悼念友人朱放的作品。首联“几年湖海挹馀芳,岂料兰摧一夜霜”以湖面与霜雪的对比,表达出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揭示出突如其来的不幸。颔联“人世空传名耿耿,泉台杳隔路茫茫”描绘了人世间传闻朱放的英名,但却无法寻找到他的踪迹,暗含着世事难测的悲哀。颈联“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则以窗前月色、琴声消失、云端仙鹤隐现的形象,渲染出无限哀思。尾联“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则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逝者已矣的现实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示了作者失去挚友的悲痛情感,也表现了其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朱放》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784年,即唐德宗贞元年间。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民间疾苦重重。
戴叔伦一生漂泊不定,曾担任过幕僚、县令等职位,他深知民间的疾苦,也深感朝廷的无能。在这个时期,他的朋友朱放因病去世,这让他悲痛欲绝,于是写下了这首悼念友人的诗作。
在诗中,戴叔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社会的忧虑和不满。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戴叔伦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