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写怀

标题包含
春日写怀
春风遍芳华,一国尽狂醉。 穷阎独不知,但见长蒿荠。 秋飚起苹末,一华初未坠。 幽怀独先觉,意象已凄厉。 故知春与秋,初不为我计。 危弦自应悲,寒木终易脆。 要之梦中梦,忧乐同一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花开遍,举国狂欢如痴醉。 陋巷百姓不知情,只见田间杂草萋。 秋风掠过草尖上,一朵花还未来得及凋落。 我内心孤寂独自悟,景象已显凄冷惨烈。 因此深知春与秋,从不替我思量。 紧缩的心弦自然伤悲,寒木终究易碎。 其实皆是梦幻中梦境,忧愁欢乐同在梦里。
去完善
释义
《春日写怀》是宋代诗人程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春风遍芳华:春风吹拂,花开遍野。 2. 一国尽狂醉:全国上下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之中。 3. 穷阎独不知:居住在偏僻地方的作者自己未能感受到这种喜悦。 4. 长蒿荠:指长在偏僻地方的一种野菜。 5. 秋飚起苹末:秋天劲风吹起水面上的浮萍。 6. 一华初未坠:一种花尚未凋谢。 7. 幽怀独先觉:独自提前感觉到秋天的肃杀之气。 8. 意象已凄厉:内心情感受到的影响已经变得阴冷。 9. 故知春与秋:所以知道春天和秋天。 10. 初不为我计:一开始就没考虑过我的感受。 11. 危弦自应悲:紧绷的琴弦自然会发出悲伤的声音。 12. 寒木终易脆:寒冷的树木最终容易断裂。 13. 要之梦中梦:总之这是一场梦境中的梦境。 14. 忧乐同一寐:忧愁和快乐都在同一场梦中出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春日写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和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敏锐洞察。 首联“春风遍芳华,一国尽狂醉。”展现了春天的繁盛景象,以“狂醉”来形容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陶醉,赋予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颔联“穷阎独不知,但见长蒿荠。”则是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实。富有者沉浸于春光之中,而贫穷者却仍在田间劳作,过着贫苦的生活。 颈联“秋飚起苹末,一华初未坠。”诗人转向对秋天的描绘,以劲疾的秋风隐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要之梦中梦,忧乐同一寐。”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使全诗的主题更加深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写怀》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世纪左右。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各种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书法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春日写怀》时,程俱正值中年,他在仕途上经历了不少挫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好成绩。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写诗作文,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程俱也不例外,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在这首《春日写怀》中,他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