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峰
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
品茶嬾检茶经看,舌本无非有味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慢慢地用小火煎煮山泉水,在山顶上找到清澈的泉水。品尝着茶水,懒得去查阅《茶经》,品味之中仿佛领悟到了禅意的味道。
去完善
释义
1. 缓火:慢慢升高的火温。
2. 活水:流动的水源,这里指山泉。
3. 山头:山顶。
4. 卓锡:佛教用语,指僧侣投宿时,用锡杖插地,以确定住宿之地。
5. 取清泉:取用清冽的山泉。
6. 品茶:品尝烹煮的茶汤。
7. 嬾检茶经看:懒散地不翻阅《茶经》这样的茶艺专著。
8. 舌本:舌头根部。
9. 无非:无非是,只不过是。
10. 有味禅:指茶的甘甜与禅理的领悟融为一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岩在煎茶峰上品茗的情景。首句“缓火烘来活水煎”,描述了用缓慢的火温加热山泉水煮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细心品茗的态度。第二句“山头卓锡取清泉”,表达了诗人在山顶寻找清泉煎茶的意境,突出了品茶环境的静谧和幽雅。第三句“品茶嬾检茶经看”,流露出诗人品茗时的悠闲心境,不用翻查茶经便可品味出茶的韵味。尾句“舌本无非有味禅”,通过品茶感悟到生活禅意,使品茶活动具有更深层次的哲理意味。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了茶与禅意的交融,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煎茶峰》是南宋诗人陈岩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煎茶峰附近寻访古迹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依然活跃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之中。陈岩身为一名文人士大夫,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深刻影响。
陈岩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一个乱世,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身处乱世,陈岩仍然保持了一颗热爱生活、向往和平的心。他时常在山间寻访古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煎茶峰》正是陈岩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诗中,他以煎茶峰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反思。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生活在乱世的文人墨客,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