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林祠
半醒半醉游南国,浮利浮名重一毛。
天上星精钟太白,人间文格埓风骚。
仙翁曾换金龟酒,老笔空传紫兔毫。
姑熟遗音千古在,长随春色满江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悠然半醉半醒之间游玩于南方之地,荣华富贵不过如一根毫毛般微不足道。
天上的星辰汇聚成了太白金星,人间的才情却可媲美那历代的风骚文人。
那位仙人曾经以金龟换取美酒,如今只有这老笔在空自传承那紫色兔毫所留下的佳作。
姑孰(即今安徽当涂)的美妙音乐仍在流传千古,伴随着春光永远照亮着河畔。
去完善
释义
1. 南国:这里指李白游历过的南方地区。
2. 浮利浮名:虚浮的世俗名利。
3. 重一毛:指李白对世俗名利看得很轻。
4. 天上星精:指天上的星辰精气,这里用来赞美李白才情出众。
5. 人间文格:指李白在文学上的成就与风格。
6. 埓风骚:指李白的文章可以与《诗经·国风》、《楚辞·离骚》等经典媲美。
7. 仙翁:此处指李白。
8. 金龟酒:一种珍贵的美酒。
9. 老笔:形容李白晚年创作的诗歌。
10. 紫兔毫:古人用兔毫制成的毛笔,紫色代表珍贵。这里指李白生花妙笔。
11. 姑熟遗音:指李白在姑孰(今安徽当涂)所作的诗篇。
12. 江臯:江边的高地,这里泛指江河两岸。
去完善
赏析
《李翰林祠》这首诗表达了对李白及其诗歌作品的赞美之情。诗人以“半醒半醉游南国”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他游历江南地区的情景。接着,诗人用“浮利浮名重一毛”来强调李白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展现出他的超脱与豁达。
诗中的“天上星精钟太白”是对李白才华的赞美,认为他是天上的星辰降世,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而“人间文格埓风骚”则是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评价,认为他的诗歌在人间无人能及,可与古代的风骚大家相媲美。
接下来,诗人通过“仙翁曾换金龟酒,老笔空传紫兔毫”两句,表达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他以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比喻李白,并借用李白自己的诗句“金龟换酒”和“紫兔毫挥翰墨”来表达对其才情的敬仰。
最后,诗人以“姑熟遗音千古在,长随春色满江臯”作为结尾,强调了李白诗歌的永恒魅力。他认为李白的诗歌如同春日的美好景象一样,永远伴随着江河岸边的风景流传于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翰林祠》是南宋诗人杨杰所作的一首描绘李白祠堂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的末期,政治腐朽,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
杨杰在南宋期间曾任御史、知州等官职,他关注民生,主张改革,但因时局所困,壮志难酬。在这首诗中,杨杰通过对李白的缅怀,表达了自己对唐朝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李白才华横溢,却因世道不公而遭遇冷落,这与他在南宋时期的遭遇相似。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杨杰通过对李白祠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他认为,像李白这样的才子应当受到重用,而不是被埋没。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赏识。总的来说,《李翰林祠》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