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银河从西南方向落下,邻家的公鸡接连不断地啼叫。
曾有的远大志向在疾病中逐渐消磨殆尽,出门时挠着头感慨人生。
三万里的黄河奔流入海,五千仞的山岳直冲云霄。
沦陷区的百姓眼泪已经流干,面对异族侵略他们向南遥望,希望王师拯救的期望又是一年。

去完善
释义
1.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2. 天汉:银河。
3. 喔喔:鸡叫的声音。
4. 一再:多次。
5. 壮志:远大的志向。
6. 病来:生病以来。
7. 消欲尽:几乎要消磨殆尽。
8. 搔首:抓头发,表示忧愁。
9. 怆平生:感到一生都充满了悲伤。
10. 三万里河:指黄河。
11. 五千仞岳:指华山。
12. 摩天:与天相接。
13. 遗民:被金人占领区的人民。
14. 胡尘:金人的统治。
15. 王师:南宋的军队。

去完善
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赏析:
首联“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以浩瀚的银河和报晓的雄鸡开篇,构建了一幅壮丽的黎明景象,寓意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希望的曙光即将来临。然而,这看似光明的前景却与诗人内心的沉郁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抒发悲愤之情铺垫了基调。
颔联“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中的“壮志病来消欲尽”表达了诗人由于年老多病,昔日豪情壮志已逐渐消磨殆尽,流露出无限感慨。而“出门搔首怆平生”则描绘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满怀忧国忧民之情,却无法挽回衰颓之势的痛苦形象。这一联充分展现了诗人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无奈心境。
颈联“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了黄河之水浩渺无垠,高山峻岭巍峨壮观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展现出祖国河山的壮丽,也暗示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尾联“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整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了沦陷区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南宋王朝收复失地、拯救民众的殷切期望。诗人以南望之眼,传达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展现了民众渴望早日摆脱战乱痛苦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秋天所作。此时,陆游任知州,兼管内河,领导士兵戍边抗金。在那个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动荡时期,陆游深深忧虑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此时的陆游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心中的爱国情怀依然炽热如火。他亲眼目睹了金兵对中原地区的蹂躏,以及当地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这些经历让陆游痛感国家的软弱,使他更加坚定地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决心。
在这首古诗中,陆游以悲愤的心情描绘了祖国的河山破碎、民生疾苦的现实,同时表达了对于祖国统一的深切渴望。他的诗歌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黑暗的长夜,照亮了人们的心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