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燕子来舟中作

标题包含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它短暂地停留在船桅上鸣叫几声,又振翅飞去,那穿花掠水的身影更让我泪湿衣襟。
去完善
释义
暂语:短暂停留并鸣叫;船樯:船上桅杆;穿花贴水:形容燕子飞行姿态轻盈优美。
去完善
赏析
诗文以燕子为情感寄托,将自身漂泊的哀愁融入其中。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通过“燕子衔泥”暗示季节流转及生命的更新,反衬出诗人岁月蹉跎的无奈。颔联用“旧入故园”与“如今社日”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颈联进一步深化主题,“巢居室”与“托此身”形成鲜明对照,将燕子的居无定所与自己的漂泊生涯紧密相连。尾联描绘燕子离去的情景,“穿花贴水”极写其灵动之美,却也勾起诗人的无限惆怅,泪水沾湿了衣襟。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也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杜甫晚年漂泊湖湘时期。此时的诗人已过知天命之年,历经安史之乱、仕途坎坷和生活困顿,身体也日渐衰弱。在湘江的一叶孤舟上,他目睹燕子衔泥筑巢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这些春日归来的燕子,曾是故园的旧识,而今却只能远远相望。诗人以燕自喻,抒发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天涯羁旅的凄凉心境,寄托着深沉的人生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