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二首 其二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向来歌舞处,夜雨鸣寒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繁华热闹的歌舞之地,如今只剩下夜晚的冷雨淅沥,伴随着寒蛩的哀鸣声回荡。
去完善
释义
寒蛩:秋天的蟋蟀,叫声清冷哀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叶落”“山空”营造出一种孤寂荒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不仅失去了爱人,还被剥夺了生存的意义,甚至连死亡都成了奢望。“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一句尤为震撼,将个人命运的渺小无助与天地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绝望。
下片进一步深化主题,“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现实的彻底放弃。最后两句“向来歌舞处,夜雨鸣寒蛩”,则以景结情,把曾经的欢愉与眼前的凄凉对照起来,令人唏嘘不已。整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结构紧凑且层次分明,充分展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沉郁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作者陈师道处于人生较为困顿的阶段。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生活多有不如意。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背景下,陈师道借侍妾的口吻来抒发内心的郁结。诗中的“妾”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某个命运悲惨的女子。通过描写其对不幸命运的控诉和对爱情忠贞的态度,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命运的无奈。此诗也是作者自身怀才不遇、内心苦闷的一种投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