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脸霞红印枕。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
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
燕交飞、风帘露井。
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
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
阳台路迥。
云雨梦,便无准。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枕头上有脸颊的印痕。
醒来时,头上的帽子还没有整理好。
屏风上的麝香墨迹已经冷却。
只有眉头紧锁,眼泪滴在脸上。
室内光线充足,白天很长。
燕子在空中飞翔,风吹动着帘子,露珠洒在井台上。
可惜没有人,可以诉说我的思念,最近我的腰围都变大了。
再次回顾。
昏暗的灯光照在红色的帐子上,淡淡的月光照在窗户上,那时的景色。
阳台的距离很远。
梦中的云雨之情,并没有准绳。
等待回来,我先指着花朵的梢头让你看,然后再细细询问你的心事。
问自己,错过了青春的时光,怎么还能安心。

去完善
释义
1. 脸霞红印枕:脸霞,形容脸部红润;印枕,形容脸颊在枕头上的痕迹。这句话的意思是,睡梦中的脸颊在枕头上留下了红色的痕迹。
2.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睡觉,指入睡;冠儿,指帽子;不整,指帽子没有戴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入睡后,帽子还没有戴好。
3. 屏间麝煤冷:屏间,指屏风上;麝煤,指香炉产生的烟雾;冷,指香炉已经熄灭。这句话的意思是,屏风上的香炉已经熄灭,烟雾也消失了。
4. 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眉峰,指眉毛的顶端;压翠,形容眉毛的顶端向下压;泪珠,指眼泪;弹粉,指擦去眼泪。这句话的意思是,眉毛的顶端向下压,眼泪擦去了脸上的粉。
5. 堂深昼永:堂,指大厅;昼永,指白天很长。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厅很宽敞,白天很长。
6. 燕交飞、风帘露井:燕交飞,指燕子在空中飞翔;风帘,指风吹过帘子;露井,指没有遮挡的井。这句话的意思是,燕子在空中飞翔,风吹过帘子,露出了井口。
7. 恨无人,与说相思:恨,表示遗憾;无人,指没有人;与说,表示告诉;相思,指思念的人或事。这句话的意思是,遗憾没有人可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8. 带围宽尽:带围,指腰部的宽度;宽尽,指腰部变得宽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腰部的宽度变宽了,表示体重增加。
9. 重省:重,表示再次;省,表示回忆。这句话的意思是,再次回忆过去的情景。
10. 残灯朱幌,淡月纱窗:残灯,指昏暗的灯光;朱幌,指红色的被子;淡月,指明亮的月光;纱窗,指窗户上的纱。这句话的意思是,昏暗的灯光,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上的纱,照在了红色的被子上。
11. 那时风景:那时,指过去的那个时候;风景,指当时的情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的那段情景。
12. 阳台路迥:阳台,指男女欢爱的地方;路迥,指道路遥远。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女欢爱的地方距离很远。
13. 云雨梦,便无准:云雨,指男女欢爱;梦,指梦;便无准,表示无法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女欢爱的梦无法确定。
14.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归来,指回来;花梢,指花朵的枝条;教看,表示让看。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回来的时候,先让花枝条的顶端朝向对方,让对方可以看到。
15. 却把心期细问:把,表示把持;心期,指心中的期待;细问,表示仔细询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却要把心中的期待仔细询问对方。
16.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因循,指时间的流逝;过了青春,表示已经过去了青春年华;怎生意稳,表示怎么生活得安稳。这句话的意思是,问自己为什么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了青春的活力,怎么生活得如此安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瑞鹤仙》是宋代诗人陆淞的作品,以婉约派的风格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女子面部表情、服饰、环境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首句“脸霞红印枕”,以面部表情为切入点,描绘了女子睡梦中的美丽容颜。这里的“脸霞红”既是对女子颜面的描绘,也是对她内心情感的隐喻,暗示了她内心的喜悦和甜蜜。
接下来,诗人在“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一句中,表现了女子的慵懒和随意,这也反映了她在爱情中的纯真和自然。而“屏间麝煤冷”则是对室内环境的描绘,暗示了女子孤独和寂寞的心情。
在“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女子眉峰和泪珠的描绘,展现了她的忧伤和无奈。这里的“压翠”和“弹粉”分别是对女子眉宇和泪水的形象描述,既富有诗意,又符合女性的柔美特点。
接下来,诗人通过“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描绘了女子在漫长夏日里的孤独和无聊。这里的“燕交飞”和“风帘露井”分别是对自然界景色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渴望和期待。
在“恨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无奈和失望。这里的“恨无人”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她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相思之情,可是现实却是孤独和无助。
在接下来的“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一句中,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和遗憾。这里的“残灯朱幌”和“淡月纱窗”分别是对当时环境和氛围的描绘,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在“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迷茫和不确定。这里的“阳台路迥”是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也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失望。
最后,在“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执着。这里的“把心期细问”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深入揭示,她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和关心她的生活,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勇敢。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南宋词人陆淞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9年,正值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屡次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淞,字子逸,号云溪居士,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寄情山水,以诗词抒发心中的感慨。
在这首《瑞鹤仙》中,陆淞通过对鹤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渴望能够像鹤一样,翱翔在天际,远离尘世的纷扰。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无法摆脱这乱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虚幻的世界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