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鲁功甫
拂面东风二月天,绿杨芳草暗平川。
花容著雨鬭翻锦,春色恼人催禁烟。
灯夜虽然君有约,花时却恐我无缘。
直须得暇来相访,当约嫦娥伴醉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轻拂二月的天空,绿色杨柳和青草覆盖了大地。
花朵在雨中绽放如锦缎般华丽,春天的美好让人心情愉悦。
尽管灯火璀璨的夜晚你我有约定,但赏花时节或许我无法与你共度。
只有等我有空闲的时候再来拜访,我们定要相约与嫦娥一同沉醉在这美景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拂面:拂过面庞。
2. 二月天:农历二月时节。
3. 绿杨:绿色柳絮。
4. 芳草:指花草。
5. 平川:平原。
6. 花容:形容鲜花美丽。
7. 鬪翻锦:比喻花瓣在雨中飘洒的情景。
8. 春色恼人:形容春天的景色使人陶醉。
9. 禁烟:古代寒食节习俗,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餐。
10. 灯夜:元宵节晚上。
11. 花时:花开的季节。
12. 直须:直接需要。
13. 得暇:空闲的时间。
14. 相访:互相访问。
15. 当约:应当约定。
16. 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呈鲁功甫》描绘了春天美景及诗人的思绪。前四句以春风、杨柳、花朵和烟雨等元素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第五六句诗人提到“灯夜虽然君有约,花时却恐我无缘”,暗示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阻碍与无奈。尾联则透露出希望好友能共度良辰,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春景。全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鲁功甫》这首诗,出自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华岳之手。华岳本名世英,因仰慕南岳衡山而改名为岳。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成年后任过县令等地方官职。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不安,官场腐败盛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南宋后期,金兵侵略江南,政治局面混乱不堪,更使他忧心忡忡。
在这段时期,华岳以诗言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呈鲁功甫》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诗中抒发了他对友人鲁功甫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共同期望能在黑暗的现实中寻找光明,为国家分忧的决心。此外,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