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元德旅怀
挟册知何用,援琴且自宽。
世途今更险,客枕夜偏寒。
俯仰随时易,隆污合道难。
功名大槐梦,青镜莫频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拿着书本知道有什么用呢?弹奏古琴暂且安慰自己。现今世事更加险恶,离家在外夜里总是感到寒冷。随时代的起伏易变,显达与沉沦却难以符合道义。名利就像是大槐树下的美梦,不必频频照镜子忧虑自己的容颜。
去完善
释义
"挟册知何用,援琴且自宽"中的"挟册"指拿着书卷,表示有学问;"援琴"指的是弹琴来缓解情绪。这两句大意是: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呢,只能自己弹琴来安慰自己。
"世途今更险,客枕夜偏寒"中,"世途"是指世俗的道路或生活经历;"客枕"指的是旅行在外时的枕头,这里用来比喻在外漂泊的艰难。这两句大致是说:如今世事越来越艰险,在外漂泊的夜晚更加寒冷。
"俯仰随时易,隆污合道难"中,"俯仰"是一种动作,表示转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隆污"指的是升官和降职。这两句大意是:人生起起落落,难以跟从道义行事。
"功名大槐梦,青镜莫频看"中,"大槐梦"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讲述了一个男子在大槐树下做梦,梦见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做了大官,醒来后发现只是一个梦的故事;"青镜"指的是铜镜,这里借指容颜。这两句大意是:功名如同一场大梦,不要频繁照镜子感叹年华老去。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由“挟册知何用,援琴且自宽”表达诗人空有一身才学却无法得到施展的无奈与惆怅。同时,作者在第二联中描绘出当前世事的险恶以及游子在外漂泊的寒冷,彰显出现实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俯仰随时易,隆污合道难”句则意味深长地揭示出生活中的荣辱兴衰、道德伦常之间的深刻矛盾。最后两联更是寓意人生无常,功名如同一场虚幻的大槐之梦,劝诫世人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的追求,应珍惜当下的生活。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独到的人生哲学,也体现出诗词艺术的韵味与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郭元德旅怀》是南宋末年的诗人俞德邻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76年前后,正值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对南宋的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战乱频仍,民生疾苦。
俞德邻本人是一个胸怀壮志的文人,他在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时刻,深感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在这种人生际遇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的蒙古帝国不断南侵,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朽,军备松弛,使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日益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俞德邻通过对郭元德旅怀的次韵,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