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题三十登坛照片

标题包含
自题三十登坛照片
十六年前莽少年,当时赤手欲回天。誓师雷雨穷荒外,开国河山落照边。往事已怜成过电,雄姿未称画凌烟。于今不作登坛梦,渔鼓声中号散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深圳赵老四儿
去完善

译文
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年,渴望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世界。他们在遥远的荒野里誓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曾经的雄心壮志已经成为过去的闪电,他的英勇形象并没有被后人所铭记。如今,他已经不再怀有登上舞台的梦想,只是在渔民们的鼓声当中自称为一个闲散仙人。
深圳赵老四儿
去完善
释义
1. 十六年前:指1894年。 2. 莽少年:年轻鲁莽的少年。 3. 赤手欲回天:形容胸怀壮志,意图改变国家命运。 4. 誓师雷雨穷荒外:指战前誓师在荒凉的边远地区。 5. 开国河山:指重建祖国山河。 6. 落照边:夕阳照耀下的边疆。 7. 往事已怜成过电:指过去的经历已经变成过去,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8. 雄姿未称画凌烟:称赞自己的英勇风采,还没有被世人所知。 9. 渔鼓声:古代一种乐器的声音,在这里代指闲适的生活。 10. 号散仙:以游仙为乐趣。
深圳赵老四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感慨的诗。诗的前两句回顾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那时的他热血沸腾,雄心壮志想要改变世界。第三句和第四句描述了他曾带领军队英勇作战的经历,那时的场景如同雷电交加,山河如画的景象让人振奋。第五句和第六句则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以及自己对尚未实现的抱负的遗憾。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现在已经不再抱有从前的梦想,转而追求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全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沉痛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深圳赵老四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题三十登坛照片》是清朝诗人丘逢甲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时期,正值戊戌变法前夕,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 诗人丘逢甲此时已年届三十,虽然身为文士,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关注国家大事,对时事保持着高度敏感。在此之前,他曾参加会试并高中举人,但由于在殿试时表达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改革的诉求,被降为副榜,未能入仕。尽管如此,丘逢甲并未放弃为国效力的理想,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以期培养更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才。 在当时,清政府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列强侵略加剧;另一方面,清政府内部腐败成风,政治昏庸,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丘逢甲通过这首诗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及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
深圳赵老四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