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城隍街马上看木芙蓉
秋来风味苦阑珊,偶为繁红略据鞍。
何处更期征雁过,祗今聊作故人看。
三冬已至休争气,九月将残未觉寒。
自有荣华趁时节,免将憔悴惜幽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晓过城隍街:指在天亮时经过城隍庙前的街道。晓,天亮;城隍,民间信仰中守护城市、管理阴间的神祇。
2. 木芙蓉:一种花卉,又称木莲,花型美丽,色彩丰富,在秋天开放。
3. 苦阑珊:形容秋天萧瑟的景象。苦,凄凉;阑珊,衰落。
4. 繁红:繁华的花朵,此处指木芙蓉。
5. 略据鞍:骑马慢慢观看。略,稍微;据鞍,坐在马鞍上。
6. 征雁过:指大雁南飞的季节。征雁,迁徙的大雁。
7. 祗今:如今,现在。祗,通“只”。
8. 三冬: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腊月。
9. 九月至:农历九月。
10. 未觉寒:不觉得寒冷。
11. 自有荣华:自然有花开的季节。
12. 趁时节:抓住机会,顺应时节。
13. 免将:不要让人。
14. 憔悴惜幽兰:不要让兰花因憔悴而令人怜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木芙蓉的诗。诗人以木芙蓉的生存环境和特点为引子,表现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秋来风味苦阑珊”一句表达出秋天带来的萧瑟之感,而木芙蓉的出现则给人带来一丝暖意和希望。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木芙蓉的观察,提出了人生应该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适时展现自己的光彩。尽管生活中会有波折和困苦,但我们仍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像木芙蓉那样,随着季节的更迭,展现出不同的美丽。同时,诗中也提醒我们要有豁达的心态,不必过于担忧生活中的琐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过城隍街马上看木芙蓉》是宋代诗人吕南公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吕南公本人是一位文人墨客,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在那个时期,木芙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许多文人都喜欢将其描绘入诗。吕南公在清晨经过城隍街时,看到了盛开的木芙蓉,于是他即兴写下了这首《晓过城隍街马上看木芙蓉》。
这首诗体现了吕南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诗中,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木芙蓉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