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十一月梦中咏假山
欲雨烟云凝,经秋苔藓多。
凭君莫抛掷,留取伴吟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雨欲来,烟雾凝聚,秋天已过,苔藓繁茂。请您不要丢弃它,留着它一同品诗歌的美好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甲申:指的是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历四月发生李自成攻占北京的甲申之变。
2. 梦中:指梦境之中,这里暗含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3. 咏:歌咏,以诗赞美。
4. 假山:人造山景,这里暗示诗人用假山比喻人事变幻。
5. 欲雨烟云凝:指天空中的乌云聚集,如同烟雨般凝结在一起,暗含将要有风雨来袭之意。
6. 经秋苔藓多:经过秋天的滋养,苔藓变得繁多,借指自然环境的生机。
7. 凭君莫抛掷:恳请对方不要舍弃,“君”指代假山。
8. 留取伴吟哦:留存下来与诗人一同感叹世事沧桑,吟咏诗歌。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甲申十一月梦中咏假山》中,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座假山的形象。首句“欲雨烟云凝”,借助于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的朦胧雾气,渲染了假山周围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假山上浓重的湿气与湿润感。紧接着的“经秋苔藓多”则通过描述秋天的苔藓在假山上生长的景象,突显出了假山的时间感。接下来的“凭君莫抛掷,留取伴吟哦”则是诗人的感慨:他希望假山能够保留下来,陪伴着他一同欣赏、一同感叹。这首诗歌以景喻人,情景交融,使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甲申十一月梦中咏假山》是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54年,即甲申年,当时社会氛围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在这一时期,慕容彦逢经历过官场和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受到皇帝重视。然而他也遭遇了家庭不幸,他的父亲去世,这让他悲痛欲绝。与此同时,他时刻关注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希望自己的才能能为国家尽一份力。
在慕容彦逢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和南宋之交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所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在文坛上,新兴的诗人和词人不断涌现,诗风词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慕容彦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