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
澹澹一痕月,疎疎数个花。
春风也公道,先到野人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的月亮映在水中,稀疏的花朵点缀其间。
春风如此公平,率先吹拂到山野乡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澹澹:形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这里指月亮的光辉。
2. 月:即月亮。
3. 疎疎:稀疏,这里指梅花数量不多。
4. 数个:几个,表示少量。
5. 花:这里指梅花。
6. 春风:春天的风。
7. 公道:公正合理,这里指春天到来时公平对待每一个地方。
8. 野人家:乡村百姓家,这里指普通的乡村人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寻梅》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初春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人间平等的热爱。首句“澹澹一痕月”以月色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朦胧的画面,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疎疎数个花”则具体描绘了梅花的稀疏和优雅,突显出梅花的高洁气质。第三句“春风也公道”表现了春风的公正无私,无论贫富贵贱,总是先照顾到山野乡村的普通人家,传递出诗人对平等和谐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寻梅》是南宋诗人张道洽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是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金朝和蒙古势力的威胁之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然而,梅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地生长着,成为张道洽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在这个特殊时期,张道洽本人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战乱和世道艰辛,被迫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梅花所代表的坚韧精神,从而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寻梅》诗。
在这首诗中,张道洽以梅花为对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感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呼吁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也要具备梅花般的坚韧品质,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