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航
春岸移舟雪半消,长年忍冷转塘坳。
数声鸦轧催归艣,属玉惊飞上柳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河岸边的船只在雪中移动,长期的寒冷让人们在池塘边不断徘徊。几声乌鸦的叫声催促着人们回家,随着柳树的晃动,一只翠鸟突然从树梢上飞起。
去完善
释义
1. 春岸:春天的岸边。
2. 移舟:移动船隻。
3. 雪半消:指融化的雪水。
4. 长年:船夫的别称。
5. 忍冷:忍受寒冷。
6. 转塘坳:在池塘、沼泽地之间行驶。
7. 鸦轧:形容鸦叫的声音。
8. 催归艣:催促船只靠岸。
9. 属玉:水鸟的一种,羽毛白色。
10. 柳梢:柳树的上端枝条部分。
去完善
赏析
《归航》一诗以早春时分的一场船为背景,描绘了白雪消融的春岸、忍冷转塘的长年和鸦群惊飞的生动画面。史弥宁运用细腻的笔触与别致的视角,将归航途中的一景一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流露出一种春日初醒的温暖与宁静。同时,诗人通过“鸦轧催归艣”和“属玉惊飞上柳梢”等诗句,赋予了这一场景一种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使读者感受到早春大自然中的希望与生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航》是南宋诗人史弥宁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史弥宁结束了他的游宦生涯,回到家乡浙江宁波。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体会到了官场的险恶和世俗的纷扰。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金兵入侵中原,朝廷软弱无力,偏安一隅。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官场,希望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现实的黑暗让他们深感失望,许多人选择了回乡隐居,寻求内心的安宁。史弥宁正是其中之一。
《归航》表达了史弥宁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他在诗中写道:“青山两岸水东流,重上归航接翠柔。”这里描述的是家乡的青山绿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万顷波涛一苇杭,天涯回首又新州。”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