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标题包含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 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律合声虽应,劳歌调自悲。流年不可住,惆怅镜中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耿湋"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查询。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很乐意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你在几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平和的状态?当你外出时,所有的人都会迎接你。你已经很早就开始独立行动,但你的人际关系发展得比较慢。 你对美丽的风景和翠绿的青山有着无尽的欣赏和热爱。你的贫穷并没有阻碍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你依然喜欢在春天的阳光下走过那简陋的小屋。 你有着像卫玠一样英俊的脸庞和玄成一样的风度。你和你的朋友就像汉代的大臣,而你的兄弟则有着像谢家的诗人那样才华横溢。 虽然你的声音和节奏是和谐的,但你仍然在悲伤的歌曲中感受到深深的悲痛。时光不能倒流,让人倍感哀伤的是,我们的头发已经像镜子中的白发一样开始变老了。
去完善
释义
1. 春日:春天 2. 元校书:官职名,指元伯和,校书郎为古代朝廷校对图书的官员。 3. 相国:宰相的职位,是百官之长。 4. 数岁:几年 5. 平津邸:古官署名,这里指代朝廷所在地。 6. 诸生:学生们,这里指的是众多读书人。 7. 羁孤:孤独困顿,这里指诗人自己处境的描述。 8. 疏贱:疏离卑微,这里是诗人自我贬低的表述。 9. 无厌:不厌烦,这里表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不知疲倦。 10. 未到:没有到达 11. 茅茨:茅草屋顶的房子,这里形容诗人贫困的居住环境。 12. 卫玠:西晋的美男子,这里用他的美貌来比喻元伯和的容颜。 13. 玄成:唐代名臣杜如晦,这里用来赞美元伯和的德行和才能。 14. 鼎鼐:煮食物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元伯和在朝中的地位和责任。 15. 谢家诗: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诗,这里用来赞誉元伯和兄弟的诗才。 16. 律合:音乐上的韵律相合 17. 劳歌:伤感的歌曲 18. 流年:流逝的时光 19. 惆怅:因失望或痛苦而感伤。 20. 镜中丝:镜子里的白发,用来表示年华老去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文人生活的五言古诗,诗人在描绘自己的贫寒生活、朋友间的情谊以及岁月蹉跎的无奈情绪。起句以“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写自己在京城的游学生活,用“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表述自己早年离家的艰辛及后来寻求发展机会的困难。接下来通过“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暗喻自己对学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诗篇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尊崇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与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结尾的“流年不可住,惆怅镜中丝”揭示出作者对于流逝的时光无法把握的悲伤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宗年间,诗人耿湋创作了这首《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秩序逐渐稳定,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尚未完全恢复。在这个大背景下,耿湋作为一名文人,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耿湋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在官场上难以施展抱负。然而,这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注。 在这首《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中,耿湋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关切。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自己与朋友共享这种美景的愉悦心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遗憾,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