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标题包含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高斾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蝉稀金谷树,草徧德阳宫。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耿湋"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查询。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很乐意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副相声名显赫,春卿地位崇高。 赐官仍受封拜,分配任务驻守东方。 高旗飘扬在秋日下,清风中传来清脆的铜锣声。 金谷之树的蝉声稀疏,德阳宫中绿草遍地。 教育注重儒家风范,军队依靠武库英勇。 谁说千年之后,只有周召是众望所归的公爵?
去完善
释义
1. 副相:即副宰相,是唐朝时期太子的辅佐官,负责协助太子处理政务。这里指蒋尚书兼御史大夫的职务。 2. 春卿:古代对礼部尚书的别称。这里指蒋尚书在礼乐方面的尊崇地位。 3. 锡珪:指封赐官职。珪,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中的瑞玉,这里代指官职。 4. 拜下:指古代官员上任前举行的一种仪式,表示对皇帝的忠诚。 5. 分命:指皇帝任命官员到地方任职。 6. 高斾翻秋日:指旗杆上的旗帜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更换。 7. 清铙:指清脆的铙钹声。铙钹,佛教法器之一,用于诵经时敲击。 8. 蝉稀金谷树:金谷,指金谷园,位于今河南洛阳一带,是东汉末年著名园林。这里借指洛阳。蝉稀,指秋天来临,蝉声稀少。 9. 草徧德阳宫:德阳宫,指德阳殿,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是汉代皇家宫殿。这里借指长安。草徧,指春天到来,草长莺飞。 10. 教用儒门俭:指教育民众要节俭,遵循儒家道德。 11. 兵依武库雄:指军队要依靠武库的强大实力。武库,古代储存武器的仓库。 12. 周召:周朝时期的两位著名政治家周公旦和召公奭,他们共同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为后世所称颂。这里借用周召的典故来赞美蒋尚书兼御史大夫的贤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蒋尚书以御史大夫身份留守东都的情景。首联“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形象地描绘出蒋尚书的地位显赫,同时强调其注重礼仪音乐的品质。接着诗人用“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表达了对蒋尚书任命的赞美,传达出他在地方上的权威与影响。 诗中的颔联“高斾翻秋日,清铙引细风”,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秋日风景画:高高的旗帜在秋风中飘扬,而清亮的铙声则随风响起。颈联“蝉稀金谷树,草徧德阳宫”则是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东都留守环境的富饶及治理成效。 随后的“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是对蒋尚书政务理念的总结,显示出他对儒家勤俭思想的推崇,以及对军事国防的重视。最后,诗人通过“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发出感叹,将蒋尚书比作历史上的贤臣周公、召公,表现出对其品格及政绩的高度认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这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作者耿湋经历了家国动乱、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困扰。在此背景下,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深感百姓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然而,身处宦海的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局面,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一年中,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危机严重,土地兼并现象加剧,人民生活困苦。此外,宦官权势日益嚣张,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导致中央政权日渐衰弱。这些都为诗人耿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深刻的思考空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