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行舟芦苇中

标题包含
行舟芦苇中
芦苇萧萧吹晚风,画船长在雨声中。 浮生厌足江湖味,好在溪边旧钓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汝砺(1042年-1095年),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彭汝砺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出生。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曾参加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芦苇在晚风中萧萧作响,游船在雨中缓缓前行。这生活厌倦了江湖的滋味,还好有溪边的那个旧钓竿陪伴。
去完善
释义
1. 彭汝砺:北宋文人,进士及第,著有《鄱阳集》等。 2. 萧萧:形容风声。 3.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4. 浮生:指人生世事无常。 5. 厌足:满足。 6. 江湖味:指世俗的生活气息。 7. 好在:仍然在。 8. 溪边旧钓筒:借指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行舟芦苇中”为题,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景。诗中的“芦苇萧萧吹晚风”、“画船长在雨声中”,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而“浮生厌足江湖味,好在溪边旧钓筒”则表现了诗人厌倦江湖的喧嚣,向往在江边垂钓的宁静生活的情怀。整首诗既富有诗情画意,又蕴含人生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舟芦苇中》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彭汝砺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即宋徽宗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彭汝砺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诗豪。 彭汝砺生活在一个战乱纷争的时期,亲眼目睹了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在《行舟芦苇中》这首诗歌中,彭汝砺以行舟比喻人生的艰难跋涉,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奋进的信念。 彭汝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值他的政治生涯低谷期。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屡次触怒权贵,受到排挤和打压。然而,正是这种艰难的生活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展现了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士大夫的风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