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二
嘉谟岂但国蓍龟,旧学端为帝者师。
圣世欲收仁义效,行看平步凤凰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嘉谟不仅可为国家的指南针和占卜工具,古老学问正成为皇帝的导师。盛世希望能取得仁义的成效,不久将会看到凤凰池畔的脚步。
去完善
释义
1. 伏承:敬词,意指听说或承受。
2. 伯丈人:尊称年长的父辈或地位崇高者。
3. 待制:官职名,宋代以待制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等事务。
4. 侍郎:中央官署的副职官员,位次于尚书。
5. 九重:古代对皇宫的称谓,用以形容帝王之尊贵。
6. 涣号:发布命令或号召。
7. 三聘鼎:代指高官厚禄。
8. 促装:准备行装。
9. 戒道:出行前准备。
10. 膺:接受、承担。
11. 爱立:称赞对方才能出众,可担重任。
12. 谨:慎重地。
13. 五绝句:五首绝句诗。
14. 缮写:整理并抄写。
15. 拜呈:恭敬地上报。
16. 圣世:盛世。
17. 仁义效:仁爱的效果。
18. 平步:平稳前行。
19. 凤凰池:象征皇权的区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任的伯丈人侍郎的敬意和祝福。首句“嘉谟岂但国蓍龟”赞美了侍郎的贤能智慧,对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句“旧学端为帝者师”则强调了他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教育背景,使之成为皇帝的老师。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圣世的期望:希望其仁义的教化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从而使国家繁荣昌盛。最后一句“行看平步凤凰池”意味着侍郎此次离职将为他的未来带来更大的成就,祝愿他步步高升,事业有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李吕在公元1259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的南宋正处于蒙元军队的侵略之下,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吕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到朝廷的重用。然而,随着蒙古铁骑的入侵,南宋的江山逐渐被蚕食,李吕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愤。
在这一特殊时期,李吕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这首诗是他为即将离开的友人创作的告别之作,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