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次清口 其一

标题包含
舟次清口 其一
海岱东西六转春,投闲休说去思人。 此方缘尽回头处,别有仙源可出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海岱:"海"指的是渤海,"岱"是泰山,合起来表示中国北部沿海地区。 2. 六转春:指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六,表示多次;转春,季节更替,意味着时间流逝。 3. 投闲:暂时赋闲的意思。 4. 去思人:指离任或离去的地方官,这里可能含有自嘲的意味。 5. 缘尽:缘分走到尽头。 6. 仙源:仙境,比喻超凡脱俗的美好境地。 7. 可出尘:可以脱离尘世纷扰。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思。首句“海岱东西六转春”点明了诗人游历的广泛以及时间的漫长,而“投闲休说去思人”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此方缘尽回头处”和“别有仙源可出尘”则揭示了诗人的世界观,他相信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之外,还存在着一片净土,那里才是灵魂的归宿。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超脱,又流露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次清口 其一》是宋朝诗人黄裳于庆元二年(1196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黄裳出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南宋初年的动荡时期。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出文学才华,后因战乱而一度隐居山林。在南宋建立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成为朝廷官员,担任要职。 庆元二年,正值宋金战争之际,金国威胁着南宋的国土安全。黄裳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在这首诗中,他以舟次清口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守信念,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