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一
欲知天意属英奇,端为斯文待发挥。
挺挺魏謩祖风烈,堂堂伏湛国光辉。
久参机政儒臣贵,未到公台物论违。
丹旐东风马鞍袅,送车谁不泪襟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了解上天的意愿,往往需要杰出的人才去践行;古时的斯文教养,正等待着我们在今天发挥。
那正直的魏谟,展示了祖先们刚正烈焰的风采;那慷慨激昂的伏湛,为国家带来了辉煌的光彩。
长久参与国家政务的文人雅士,地位崇高;那些尚未登上政治舞台的人,却常受到议论和批评。
春风吹拂着灵柩,马蹄声不断;送行的队伍催人泪下,大家都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欲知天意属英奇:这里的“天意”指的是天命、上天的旨意,而“英奇”则是指有才华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知道上天的旨意是赋予那些有才之人。
2. 端为斯文待发挥:“端为”表示原因,而“斯文”在此处可以理解为文化和学术;“发挥”意味着发展、繁荣。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让文化和学术得以发展和繁荣。
3. 挺挺魏謩祖风烈:“挺挺”形容坚韧不屈的品质,而“魏謩”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祖先具有刚正不阿的精神风貌。
4. 堂堂伏湛国光辉:“堂堂”表示正直威武,“伏湛”也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国家闪耀着光辉。这句话用以赞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家族和国家。
5. 久参机政儒臣贵:指他们长时间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作为文人儒士受到尊敬。
6. 未到公台物论违:意思是他们的声誉在公众场合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7. 丹旐东风马鞍袅:“丹旐”是一种绘有鸟的旗帜,这里用作比喻;“东风”指代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发;“马鞍袅”表示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
8. 送车谁不泪襟衣:最后这句诗表示在为他们送别的时候,众人无不泪流满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通过赞美逝者的卓越成就和伟大人格,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人以史弥宁的视角,以“欲知天意属英奇”开篇,点明天意难测、英杰出世的主题。接下来以“端为斯文待发挥”阐明这位逝者具有弘扬斯文的使命。紧接着,诗人用“挺挺魏謩祖风烈,堂堂伏湛国光辉”两句分别描绘了逝者正直的家风和高尚的国家情怀。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逝者曾担任重要职位,但却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这表明他在任期间可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最后两句“丹旐东风马鞍袅,送车谁不泪襟衣”,表达了送别时人们悲痛的心情,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忧伤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其一》这首古诗出自南宋著名诗人史弥宁之手。史弥宁在南宋期间宦海沉浮,以忠直敢言而著称。此诗创作于他晚年的时期,因有感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局面,他通过对亡友的悼念,寓寄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忧虑。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去世之后,军事压力逐渐减轻,但政治腐败却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史弥宁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了一贯的忧患意识。他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思考与忧虑。
这首诗中的“楼公”指的是参政宣献楼公,他是史弥宁的好友,也是一位忠诚勇敢的政治家。在楼公去世后,史弥宁悲痛不已,用诗歌表达对亡友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