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以王褒僮约授嗣行叟叟有书抵予并求跛奚移文且云要与僮约作伉俪以此诗戏之

标题包含
予以王褒僮约授嗣行叟叟有书抵予并求跛奚移文且云要与僮约作伉俪以此诗戏之
髯奴上劵归公许,跛奚移文犹见催。 臧获要令成伉俪,文章相与挟风雷。 目成眉语似真尔,足蹑心邀安在哉。 大士好奇聊一戏,不应禅寂便寒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仆上交赎身契允许释放,脚有残疾的书童还在催促文书工作。 想要让这些男女成为一对恩爱夫妻,他们写的文章互相协助,气势如雷霆般震撼人心。 他们的眼神相会、眉宇间的语言似乎真切存在,相互追求的心意又在哪里呢? 大师或许只是出于好奇而开此玩笑,不应该认为他们的心灵已经如寒冷的灰烬般寂静无为。
去完善
释义
1. "髯奴":指奴隶中的成年男子,此处是贬义称呼,体现了对奴隶的轻视态度。 2. "公许":公开许可,这里意指以正式文书形式将僮约授予嗣行叟。 3. "跛奚":跛足的奴仆,是一种讽刺性称谓,与“髯奴”相呼应。 4. "移文":官方文书,古代地方政府之间或政府与民间相互往来使用的正式文件。 5. "臧获":古代的奴婢,这里是对奴隶的泛指。 6. "伉俪":夫妇,此处是谐谑说法,暗示使奴隶成为夫妇关系。 7. "挟风雷":比喻文采横溢,气势磅礴。 8. "目成眉语":目光交流、眉宇传情,表示心意相通。 9. "足蹑心邀":用脚勾引,形容用心吸引,这里也是谐谑用法。 10. "大士":佛教对菩萨的尊称,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11. "禅寂":佛教的禅宗修行方式,主张内心的平静无波。 12. "寒灰":冷灰,比喻心如死灰,毫无生气。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髯奴上劵归公许,跛奚移文犹见催。”诗人以“髯奴”和“跛奚”比喻王褒及其妻子。在这对夫妇之间,诗人运用了两个形象生动的词来形容他们:“髯奴”表示了王褒的气概;“跛奚”则象征了妻子的柔美。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颔联:“臧获要令成伉俪,文章相与挟风雷。”此句中的“臧获”指的是奴隶或家丁,这里显然是在指王褒与妻子之间的婚姻关系。诗人认为,他们的结合应该是和谐的,彼此都应该互相尊重、理解。而“文章相与挟风雷”则意味着他们应该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颈联:“目成眉语似真尔,足蹑心邀安在哉。”这里的“目成眉语”和“足蹑心邀”分别描绘了夫妻之间互诉心事和表达爱意的场景。然而,诗人又用“安在哉”来表达了这种和谐关系的难能可贵,以及对美满婚姻的期许。 尾联:“大士好奇聊一戏,不应禅寂便寒灰。”这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大士好奇”表达了对这对夫妇的好奇之心,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不应禅寂便寒灰”则是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生活的挫折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予以王褒僮约授嗣行叟叟有书抵予并求跛奚移文且云要与僮约作伉俪以此诗戏之》,出自宋代诗人李彭之手。据考证,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 在这个时期,李彭曾受到过苏轼的赏识和影响,但他在科举考试中未能获得成功。他的诗歌创作主要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时代背景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这个时期的政治局势却相对动荡,尤其是北宋末期,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了隐患。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李彭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他以王褒的《僮约》为例,讽刺了那些追求物质享受、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的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