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花

标题包含
梅花
近看遥见总风标,不拣疏村自断桥。 大士定中蒙素衲,太真浴起却红绡。 别修花史为题品,高倡离骚伴寂寥。 岁晚道人心似铁,爱香怜影尚魂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就近看去又从远处观望,风儿始终随心所欲。 不选择乡间小路,直接走过断桥。 玄奘在高僧中披上简单的僧袍,杨玉环洗好澡脱下红色薄纱。 在编辑《花卉史》一书时品鉴其中韵味,远离喧嚣独自吟唱《离骚》。 尽管在年岁已晚时心如铁石,但依旧留恋香气和倩影,沉浸在回忆中。
去完善
释义
1. 风标:指风度、风范。 2. 拣:选择。 3. 大士: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4. 蒙:接受。 5. 太真:指杨玉环,唐代著名美女,曾封为太真妃子。 6. 题品:评论,评价。 7. 高倡:高声吟唱。 8.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 9. 寂寥:寂寞,孤独。 10.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11. 道人:修行的人,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12. 爱香:喜欢香气。 13. 怜影:同情自己的身影,即自我怜惜。 14. 魂销:灵魂消失,形容极度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梅花”为主题,描绘出梅花的种种风采与特点,表达了他对方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心。本诗通篇巧妙地将咏梅与言志结合起来,寓情于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首联两句通过对“梅花”的远近观察,展现了梅花的风姿;颔联则运用了大士和太真的典故,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颈联通过“花史”和“离骚”的融合,寓意着梅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尾联则以“道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1245年左右。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期。作为南宋的文人,方岳在面对国家命运的哀愁时,选择了以诗歌寄托情感,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的象征美好品质的花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坚韧不屈的品质。方岳在此时将梅花的形象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个人在乱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坚守。 在创作这首《梅花》时,方岳虽已年迈,但他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身为文人士大夫,自觉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以诗歌为武器,激发民众抵抗外侮的决心。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当时执政者能够励精图治,挽救国家危亡。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虽然方岳用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但南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