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雨

标题包含
听雨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徃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竹林下的书屋休憩时,聆听雨声,仿佛进入了梦中的世界,那里长满了青苔。推开门,只见寂静的山峦与我对望。我一身悠闲,连鸟儿也不再猜测我的行踪。客人应该会因为没酒而厌烦吧,但花朵却因我的诗句而绽放。请不要放下窗帘,让白云自由地往来。
去完善
释义
1. 竹斋:竹子环绕的书斋。 2. 青苔:一种喜阴湿环境的植物,这里比喻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 3. 门寂:形容寂静无人的环境。 4. 不猜:不用去猜测,这里指人自然生活的状态。 5. 嫌酒尽:客人离去,意味着已经喝完了待客的酒。 6. 为诗开:因为作者写诗的缘故,使花朵盛开。 7. 莫下帘:不要放下窗帘,以免阻碍了云彩的流动。
去完善
赏析
《听雨》这首诗,以诗人方岳的独特视角,展示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世界的宁静。通过描绘竹林、青苔、山、鸟、客、花等景物,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闲心境。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雨》是南宋著名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描绘雨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7年,当时方岳正在浙江富阳担任县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个人对于世事无常、岁月蹉跎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时期。方岳作为南宋的一位官员,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浙江富阳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困苦和官场的腐败现象,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时代和环境。方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如“一雁叫群鸿”、“万象为宾客”等景象,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他也通过对“短褐穿结”、“灯前细雨”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