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醉

标题包含
小醉
日淡风恬独倚筇,一池草色自溶溶。 我犹未醉春先醉,政不关渠琥珀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淡薄,轻风吹过,独自倚着竹竿。池塘里的青草颜色显得十分自然融合。在春天里,我还未曾醉去,却已陶醉其中,这并不关乎那深色的琥珀啊。
去完善
释义
1. "方岳":南宋诗人,此诗是描写春天景象的佳作。 2. "日淡风恬":指天气晴朗、微风轻拂的天气。"淡"指光线柔和,"恬"表示轻微的风声。 3. "独倚筇":形容一个人独自靠着手杖站立。"筇"是一种竹子制作的手杖,可以支撑行走。 4. "一池草色自溶溶":描述一片池塘边上的草地颜色在阳光下呈现出自然交融的景象。"溶溶"表示色彩的自然融合,如同液体交融。 5. "我犹未醉春先醉":诗人表达自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陶醉于春天的气息之中了。"犹未醉"表示还未完全沉醉,"春先醉"则是说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 6. "政不关渠琥珀浓":诗人通过这句诗与上句对比,虽然美酒(琥珀)香气浓郁,但与春天的美丽相比就显得不足道了。"政"在古代汉语中常常表示转折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或"然而";"不关渠"中的"渠"为第三人称代词,"关渠"意为他事;"琥珀浓"描述美酒醇厚,色泽如琥珀般迷人。
去完善
赏析
《小醉》这首诗,以诗人个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悠闲自得的画面。首句“日淡风恬独倚筇”,展示了诗人在阳光和煦、微风轻拂的午后,独自拄着竹杖在欣赏美景。接下来的一句“一池草色自溶溶”则聚焦于一片绿草悠悠的水池,这种自然景色使人心旷神怡。 紧接着的“我犹未醉春先醉”,是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悟:即使自己还未沉醉于美酒之中,却已经为这美丽的春光深深陶醉。尾联“政不关渠琥珀浓”则以一种调侃的方式道出,诗人的这份陶醉之情与眼前的酒无关,而是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之中。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流露出他细腻的情感体验,可谓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醉》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描绘乡间田园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方岳,字元善,号秋崖,原籍徽州(今安徽歙县),后徙居浙江淳安。他一生仕途坎坷,历任地方官吏,但始终未能进入中央政权。这一时期的方岳,辗转各地,目睹民生疾苦,内心深感忧虑。他在《小醉》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 在《小醉》这首诗中,方岳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田园的美景:“草鞋青笠过田间,半醉微吟日又偏。”这里的“草鞋青笠”象征着农民的日常劳作,而“半醉微吟”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陶醉和眷恋。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数声啼鸟催残梦,一桁垂杨拂翠烟”,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