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俞堂寄鄂州李裕老
黄鹤楼南大湖侧,芙蕖深遶谁家宅。
云是裕老之宴居,高堂独榜俞俞额。
春山抱翠入平簷,夏竹引凉吹广陌。
秋江澄月天镜开,冬雪拥林昆阆白。
世间万事不挂心,瓮拨香醪欣有客。
客来乎,伴我饮,不醉无归醉还寝。
问君欲达逍遥乡,信哉天地真衾枕。
觉来何物能解酲,试作琵琶打面声。
俞俞和气淡四体,安用辟谷求长生。
君不见鹦鹉洲前杀祢衡,三赤棁杖当雄兵。
才名误身不自觉,恬淡晦迹无人争。
南北相望二千里,梦逐高帆逆秋水。
为翁持酒听翁歌,衣濯黄尘眼除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黄鹤楼南的大湖边,一片盛开的荷花围绕着某人的家宅。
据说这是富裕老人的宴会住所,正厅上方悬挂着“愉愉”的匾额。
春天的山峦翠绿,映衬着屋顶;夏日竹林凉爽的风吹拂着宽阔的道路。
秋天江面上如镜子般的月光照耀,冬天的白雪覆盖着森林如仙境般美丽。
世间的万事都不放在心上,喜欢与客人分享美酒的快乐。
客人来了,就陪伴着我一起喝酒,不醉不归。
你想知道如何到达逍遥之乡吗?信不信由你,天地就是我的真正的床和枕头。
醒来之后,有什么东西能帮助我清醒呢?尝试弹奏一曲琵琶吧。
愉悦的气氛使我的身体感到轻松,何必去追求长生不老之道。
你难道不知道在鹦鹉洲前杀害祢衡的故事吗?三条红色的木棒相当于一支雄师之军。
才华和名声不知不觉地误导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才不会引起纷争。
南北相隔两千里的距离,梦中追逐着高大的船帆,逆着秋天的江水。
为老人斟酒聆听他的歌声,洗去尘世的烦恼,睁开明亮的双眼。
去完善
释义
1.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2. 大湖侧:指在湖边或湖中的一侧。
3. 芙蕖:荷花的别称。
4. 裕老:这里指李裕老,本诗的收件人,居住在湖北鄂州。
5. 春山抱翠:春天时山峦被翠绿环抱。
6. 夏竹引凉:夏天时有凉爽的竹子引来微风。
7. 秋江澄月:秋天时江面上倒映着明亮的月亮。
8. 冬雪拥林:冬天时白雪覆盖着树林。
9. 昆阆:神话中的仙境。
10. 香醪:美酒。
11. 瓮拨:指用瓮装酒,用手指弹击。
12. 不醉无归:喝醉了才会回家。
13. 逍遥乡:指逍遥自在的地方。
14. 辟谷: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指不吃五谷以长寿。
15. 祢衡:东汉末年人物,因为言辞激烈被杀于鹦鹉洲。
16. 三赤: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三色玉。
17. 纮:冠冕上的带子。
18. 南北相望二千里:指作者和李裕老相隔很远。
19. 逆秋水:迎着秋天的江水航行。
20. 为翁持酒:为老人拿着酒杯。
21. 黄尘:尘土飞扬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俞俞堂寄鄂州李裕老》以“俞俞”命名,寓意着乐而忘返、自得自乐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四季景色和以酒会友的场面,表达了作者与李裕老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共有的超脱尘世、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俞俞堂寄鄂州李裕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郭祥正所作。诗中的“俞俞堂”是指位于中国湖北省鄂州市的一座亭台楼阁,而“李裕老”则指的是郭祥正的朋友,时任鄂州知府的李裕。这首诗是郭祥正在公元1046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他正担任着南康军通判的职务。
在这个时间段内,郭祥正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佳绩,但并未因此而踏上仕途,反而因为得罪权贵而被贬谪。然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此外,他还与苏轼、黄庭坚等文坛巨匠交情深厚,这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在郭祥正所处的时代,北宋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尽管政治斗争激烈,但文人墨客们依然能够在诗歌、散文等领域发挥自己的才华。特别是在鄂州的治所,郭祥正与李裕老的友谊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宝贵回忆。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郭祥正对李裕老的慰问和怀念,更是对他们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见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