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子由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过又冬季轮回交替,一直空想却始终未能如愿相逢。来到歙溪古道欣赏您留下的痕迹,不要忽视龙泓一带的老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去春来:描述一年四季的轮回,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2. 冬复冬:指第二个冬天,即又一年冬天,表示时间过去很久。
3. 几思:多次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与苏子由相见的期待。
4. 虚论: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言论。
5. 未缘逢:无法实现相遇的愿望。
6. 歙溪:今安徽黄山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此处在诗中用以代指苏轼兄弟曾游历过的地方。
7. 道赏:沿途欣赏美景。
8. 兄遗迹:这里指的是苏轼和苏辙两人留下的足迹。
9. 勿少:不要缺少,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像苏轼兄弟一样在文学上有自己的建树。
10. 龙泓:指西湖龙井山龙井泉,此处用来比喻诗人对苏轼兄弟的敬仰之情。
11. 一老龙:指的是苏轼,这里以“老龙”为喻,表达对苏轼的敬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释元净的一首和诗,题目中的“苏子由”指的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弟弟苏辙。诗人在春天、夏天和冬天交替中思考着虚实的道理,却无法与友人苏子由相遇。在歙溪欣赏兄长的遗迹时,想到那龙泓寺的一老龙,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苏子由》是宋代诗人释元净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繁荣稳定。
在这个时期,释元净作为一位僧人,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各地游历,接触过各种人物,对社会现象有较深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与苏轼(号子由)成为了朋友,两人常有诗歌唱和。释元净的诗才横溢,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和苏子由》这首诗中,释元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态度。这些内容都体现了释元净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