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镜

标题包含
石镜
坚顽岂是铸成底,雨洗风磨只自如。 勿谓全然不照烛,山精破胆已无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心月,法号宗泐(1314-1390年),字大圭,号全室,又号释心月。他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僧人、诗人和书法家,浙江台州人。 释心月自幼出家为僧,曾师从于元末明初的高僧笑隐大訢禅师,学习佛法和诗文。他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坚定顽固并不是锻造出来的,经历了风吹雨打依然安然无恙。 不要说完全不被察觉,连山间的精灵都胆寒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石镜:指自然形成的坚硬光滑的岩石表面,可以映照出影像。这里用来比喻内心的坚韧和智慧。 2. 坚顽:坚强不屈的品质。 3. 铸成底:铸造出来的物体。这里表示人为制造的事物。 4. 雨洗风磨:形容经过风雨洗礼的过程。 5. 自如:指适应环境或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6. 勿谓:不要说。 7. 全然:完全地,全部地。 8. 照烛:照亮,照耀。 9. 山精:山林中的精灵。这里指山中精怪,代指一切邪恶势力。 10. 破胆:吓破了胆,形容非常恐惧。 11. 无余:没有剩余,全都被消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自然现象的哲理诗。诗人以石镜为喻,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思考。首先,诗中的“坚顽”和“铸成底”代表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石镜则是这种力量的体现。接着,“雨洗风磨只自如”描绘了石镜在风雨洗礼中依然保持自己的形态,暗示了大自然的不屈不挠和顽强生命力。然后,“勿谓全然不照烛”意味着虽然石镜看似无光,但实际上它也能反映出事物的真相。最后,“山精破胆已无余”则象征着石镜强大的震慑力,即使邪恶的山精见了也会胆战心惊。整首诗通过石镜这一形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其对生命力和真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镜》是宋代诗人释心月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12世纪,即宋朝时期。在那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释心月作为一位僧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自然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诗作往往寓含着禅意,以自然景象为依托,表达出深奥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悟。这首《石镜》正是这样一首典型的代表之作。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心月可能正游历于山水之间,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或许在寻找心灵的慰藉,亦或是在寻求生活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石镜这一自然景观,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赋予了其深刻的含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