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得欲晓看妆面

标题包含
赋得欲晓看妆面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月始云中出,花犹雾里藏。 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 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融(?-903年),字子华,唐朝末年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和《全唐诗》等文献资料。 吴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渐退,晨光微露,依稀可见残留的妆容。月亮从云层中初现,花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眉毛失去了往日的翠绿,额头还残留着些许淡黄。转身进入屏风后的阴影,倚靠墙角,感受到一丝光线。 这蝉翼般的发型让人惊艳,燕子般轻盈的步伐却未见发簪。在十二峰前的梦境里,为何总是让人心碎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赋得:诗人从古人诗中选取一句为题,杜甫《月夜忆舍弟戍边》中有“戍楼望断独凭栏”之句,宋人便以“戍楼望断”作为诗题。 2. 欲晓:将要天亮的时候。 3. 看妆面:看到脸上化的妆。 4. 胧胧:昏暗的样子。 5. 曙色:曙光,黎明前的微光。 6. 隐隐:不清晰,模糊。 7. 残妆:指女人没有完全卸妆的脸。 8. 月始:月亮开始升起。 9. 云中出:从云层中出来。 10. 花犹:花朵仍然像……一样。 11. 雾里藏:隐藏在雾气之中。 12. 眉边:眉毛旁边。 13. 全失翠:全部失去翠绿的颜色。 14. 额畔:额头旁边。 15. 半留黄:还留有黄色的痕迹。 16. 金屏影:金色的屏风投下的影子。 17. 隈侵:倚靠在……旁边。 18. 角枕光:角落里的枕头反射的光。 19. 有蝉:有蝉翼般轻薄的。 20. 隳鬓样:指头发松散的样子。 21. 无燕著钗行:指燕子不在头上戴钗。 22. 十二峰:古代神话中的巫山十二峰,这里借指美好的梦境。 23. 如何:为什么。 24. 不断肠:连续不断的忧伤。
去完善
赏析
此诗描述了一个人在黎明时分醒来时的情景。从“胧胧”到“隐隐”的描绘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黎明前的景色变化,将光线、月色、花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在人物的妆容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由晨至昼的过程中女性妆容的变化,眉毛和额头的颜色也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句中的“金屏影”与“角枕光”则衬托出睡梦刚醒的人物形象。同时,“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展示了人物的优雅仪态。整首诗充满朦胧之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情境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欲晓看妆面》是唐代诗人吴融所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晨起梳妆的情景。 诗的创作时间是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表面看似繁华稳定,但内部早已危机四伏,人民的生活也渐趋困苦。而吴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文人,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因才情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因性格孤傲,不愿迎合权贵,因此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此时,中国社会逐渐趋于保守,女性的地位也相对较低。她们的生活圈子主要限于家庭之中,对外界的事物了解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们的妆容成为了她们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诗人吴融通过描绘女子晨起梳妆的场景,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尽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