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咏棠梨花十韵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未饶酥点薄,兼妬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四川盆地便是繁荣富饶的地区,而在春天里,首先盛开的便是那梨花。它们的美丽并非柔弱,而是独具韵味。不同于轻薄的雾霭,也不同于华丽的晚霞,它们像是来自天上的仙宫,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这些梨花,有的盛开在贵族的庄园中,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有的藏匿在小巷的酒家里,守护着那些寻常百姓的生活。夜晚,梨花树下亮起红灯笼,给人以温暖的光照;春日,它们繁花似锦,成为宴会上的焦点。
这些梨花不仅让人想起飘荡在江边的巴山夜雨,还使人回忆起遥远的寺庙和古迹。它们的美丽并不逊色于甜蜜的糕点,甚至让雪花都相形见绌。遗憾的是,我已经有三年没有欣赏过这样的美景了,而新的花期还在千里之外。
如果能在繁华的长安城里种植这些梨花,那么谁还能去赞美那些娇弱的牡丹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蜀地:指四川盆地及附近地区,因为古时为蜀国所在地,故有此称。
2. 紫府: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天上的仙境。
3. 弹琴宅:形容高雅的住所。
4. 卖酒家:指酒馆。
5. 连庙:多个寺庙相连,这里可能指的是成都平原上的著名景点武侯祠等。
6. 飘江字:形容文字流传广泛。
7. 巴:巴山,泛指四川盆地一带的山脉。
8. 酥:酥油,一种乳制品。
9. 长安:今陕西西安,唐朝时期为国都。
10. 牡丹:这里比喻富丽堂皇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追咏棠梨花十韵》吴融
赏析:此诗描绘了蜀地棠梨花的美丽与繁盛,展现了其独特的美质和高雅的风骨。诗人以细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棠梨花的别样风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棠梨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通过对比手法,将棠梨花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突显了棠梨花的独特之处。此外,诗人还通过象征、拟人等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咏棠梨花十韵》是唐朝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01年至公元904年之间,正值唐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吴融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但因战乱和政局不稳,多次被迫离京流亡。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愈发强烈。
这一时期,唐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藩镇割据势力逐渐崛起。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棠梨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混乱、衰败景象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