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

标题包含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
楼高应在月明边,目断西山万里天。 拟唤谪仙归贝阙,翻愁快马蹋琼田。 词锋易破孤虚阵,酒令难欺赏罚权。 放盏成空君莫叹,明年千里共婵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韩驹"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不多。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资料。
去完善

译文
高楼应当耸立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极目远眺可见西山的壮丽景色和辽阔天空。 我们想要邀请诗仙李白回到华美宫阙,却又担心他的骏马会踏碎这美丽如玉的田野。 我们的语言之剑容易击破孤独与空虚的困境,但是酒令却难以欺骗赏罚的公正。 放下酒杯,不要叹息所有的努力都成为虚无,明年此刻,千里之外的我们共赏美好的月色。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模仿原诗的韵律和用韵来创作新的诗词。 2. 师白:此处指苏轼。 3.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4. 饯:设酒食送行。 5. 楼高:此处的"楼"指的是鹳雀楼,位于今山西永济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之一。 6. 月明边:指月光照耀的地方。 7. 西山:此处的"西山"指的是今北京西郊的万寿山。 8. 万里天:形容天地广阔无边的景象。 9.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此处借指苏轼。 10. 贝阙:贝壳建造的宫殿,相传为龙宫所在,这里用来比喻苏轼所住的皇宫。 11. 翻愁:反而担忧。 12. 快马:迅速的马,此处借指韩驹自己。 13. 蹋琼田:踩踏琼玉般的稻田,此处用来形容稻田的美丽景色。 14. 词锋:写作诗歌的技巧或才能。 15. 孤虚阵:比喻诗人之间的才情较量。 16. 酒令:饮酒时的游戏规则。 17. 赏罚权:指饮酒游戏的奖惩制度。 18. 放盏:放下酒杯,表示停止饮酒。 19. 千里共婵娟: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处用来表达对苏轼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楼高应在月明边,目断西山万里天。”此联以登高望月开篇,勾勒出一幅浩渺的江山图景。诗人用“月明边”来修饰“楼高”,使高楼与明月的对比更加鲜明,强化了视野的辽阔。而“目断西山万里天”一句则突显出远望的无穷无尽之感。 颔联:“拟唤谪仙归贝阙,翻愁快马蹋琼田。”这一联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首先,“谪仙”是李白的美称,诗人将他召唤回“贝阙”,意指友人之间的相聚;接着,“快马蹋琼田”则为想象中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在友人离别的惆怅情绪之中,仍怀有期待重逢的热切愿望。 颈联:“词锋易破孤虚阵,酒令难欺赏罚权。”此联描绘了席间气氛的热烈,以及诗人的才情横溢。“词锋”代表诗人犀利的言辞,用来形容他们打破孤独的情绪;而“酒令”则是酒席上的游戏,突显出欢宴中的热闹场面。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离别在即的无奈心情。 尾联:“放盏成空君莫叹,明年千里共婵娟。”这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劝慰和鼓励。虽然酒杯已空,但请不要哀伤,因为我们明年仍能共赏明月,相互陪伴。诗人用“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期许为全诗画上句号,给人以温暖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27年至1137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的护卫下,逐渐站稳了脚跟。然而,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投降派和主战派之间的斗争激烈。 韩驹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南宋初期任职于朝廷,担任中书舍人等职。在这段时间里,韩驹参与了南宋朝廷的许多政治活动,同时也结交了许多文人朋友。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与朋友共度中秋佳节的喜悦,以及对即将离别的惋惜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然而,韩驹却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朋友欢度中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