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伏牛山

标题包含
伏牛山
虎蹲峰状屈名牛,落日连村好望秋。 不为时危耕不得,一犁风雨便归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虎踞龙盘现出牛的形状,落日照耀村庄正好看到了秋天。 不是因时代危险而无法耕种,一旦有了风和雨就回家休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属秦岭山脉东段余脉,因形似卧伏的牛而得名。 2. 虎蹲峰状屈名牛:形容伏牛山的形状如同猛虎蹲踞,峰峦起伏,就像一头卧伏的牛。 3. 连村:即连绵不断的村落。 4. 好望秋:指在秋天时眺望美景的心情愉悦。 5. 时危:指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6. 一犁风雨便归休:这里化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的“一犁春雨”的意境,意指只要有一场春雨,就可以耕种、收获,然后退休隐退。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虎蹲”形容伏牛山的形状,生动形象,显示出其山峰峻峭、地势险要的特点。而“落日连村好望秋”则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村落,展现出一幅宁静安详的田园景象。这两句诗,一山一水,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以“不为时危耕不得”传达出农民们尽管处于困境中,仍坚守着耕种的土地。这种坚韧的精神,在诗中被赋予了深深的同情和赞美。而最后一句“一犁风雨便归休”,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它暗示了农民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辛勤劳作,即使风雨交加也要耕作;另一方面,“一犁”一词又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农业劳动的深深理解,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伏牛山》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描绘伏牛山的壮丽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0年前后,当时薛能正寓居于伏牛山附近的地区。在这段时间里,薛能的人生际遇较为波折,他曾多次被贬谪,政治生涯并不顺利。然而,这也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民间生活,接触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从而创作出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 在《伏牛山》创作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衰败阶段,社会动荡不安。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薛能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他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伏牛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薛能在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即注重写实,力求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真实面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