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峡桥

标题包含
三峡桥
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 一闻马足皆惊起,倏忽云遮五老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享年82岁。 刘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刘筠是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刘攽自幼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三峡桥西侧道路阻断,水流湍急石头奇异如同蟠龙。 突然马蹄声响起,惊飞群鸟,云雾瞬间遮盖了五老峰。
去完善
释义
1. 三峡桥:地名,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2. 西路:指通往三峡桥的西部道路。 3. 不通:这里指道路艰险难行。 4. 蟠龙:指曲折蜿蜒的山路。 5. 马足:马的蹄子,这里借指马匹。 6. 惊起:受惊而起,这里指马受惊而飞奔。 7. 倏忽:形容速度快。 8. 五老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南方向,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桥附近的美景,通过描述险峻的山路、湍急的水流和突兀的岩石,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与神秘。诗中的“蟠龙”象征着生长在大自然中的生灵,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而提到突然出现的五老峰,意味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惊喜与震撼。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与生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峡桥》是宋代诗人刘攽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公元1023年-1063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 在这期间,刘攽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任馆阁校勘、直史馆等职,后出任地方官。虽然他的政治生涯并无显著成就,但他的诗才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也深深影响了刘攽的创作。北宋初期,朝廷对文人的重视使得文学艺术的创作空前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三峡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