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鸣蝉的叫声更加扰乱行人的听觉,此时它正栖息在枝叶稀疏、一半已经泛黄的梧桐树上。

去完善
释义
疏桐:稀疏的梧桐树叶。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开篇两句描绘了驿站中昏暗的月光与摇曳的灯光,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中间两联通过“病身”与“归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与精神上的挣扎;“坐感”与“起看”则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动荡不安。结尾处借鸣蝉之声点染秋意,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抒发了个人情怀,又折射出时代的沉重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期。彼时,他已历经宦海沉浮,推行的新法也多有受挫。在一个秋夜,诗人投宿葛溪驿,面对昏暗残月、萧瑟秋风,触景生情。病中的他更觉寒意侵骨,思乡之情与壮志未酬的惆怅交织,遂写下此诗。诗中既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又透露出深沉的家国之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