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

标题包含
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
此驿阅人多似我,于湖去后有谁来。 诗留版壁经年在,门对岩扃尽日开。 天上有文修白玉,人间无句对苍苔。 相逢莫问滔滔事,荷蒉曾过有意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里,许多像我来访的人,在离开西湖之后还会有谁再来呢? 这首诗写在墙壁上已经一年多了,每天门都对着山洞开着。 天上的文采如同白玉般闪耀,但在人世间却找不到能与它相配的句子。 相逢的时候请不要询问那些纷扰的事情,那位背着草筐经过这里的人也曾有过自己的想法。
去完善
释义
1. 宿建德驿:居住在建德驿站。宿,居住;建德,位于浙江西部的一个古县名,现为浙江省建德市。 2. 追次张于湖壁间韵:这首诗是模仿张于湖写在墙壁上的诗的韵律写成的。追次,模仿;张于湖,南宋诗人张孝祥的号,他曾经在建德写过一首诗,并把它刻在墙壁上;壁间韵,指张于湖写在墙壁上的诗的韵律。 3. 此驿阅人多似我:这个驿站来的人很多,就像我一样。阅人,指来来往往的人;多似我,指人数众多,像我现在这样。 4. 于湖去后有谁来:于湖离开后,还会有谁来呢?于湖,指张孝祥;有谁来,指以后还会有人来这个驿站。 5. 诗留版壁经年在:诗歌被刻在版壁上已经有很多年了。诗,指张孝祥的诗;版壁,指用木板做成的墙壁;经年,经过很多年。 6. 门对岩扃尽日开:大门对着岩石和关闭的门整日开放。门对岩扃,指大门的位置;尽日开,指一整天都开放。 7. 天上有文修白玉:天上的文字像白玉一样美好。文,指诗歌的文字;修,修饰,形容;白玉,指白色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诗歌的美好。 8. 人间无句对苍苔:人间的句子无法与苍苔相比。无句,指没有诗句可以与之相比;苍苔,指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平凡的事物。 9. 相逢莫问滔滔事:相见时不要询问世事变迁。相逢,指相见;莫问,不要问;滔滔事,指世间的纷纷扰扰。 10. 荷蒉曾过有意哉:荷蒉,指背着草筐的人,这里用来比喻普通人;曾过,曾经来过;有意哉,表示猜测或希望。整句话的意思是:也许那个背着草筐的普通人曾经来过,并且对这里有过感慨吧。
去完善
赏析
《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心境的古诗。许及之以自己为切入点,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话的形式传达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第一句“此驿阅人多似我”,作者以驿站为背景,暗示自身旅途中不断变换的位置和际遇。 “多似我”意味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后一句“于湖去后有谁来”则表达了逝者如斯、人事皆非的感慨。这句诗用“于湖”一词借指过往历史中的人物,同时寓含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活的无常性。 第二联“诗留版壁经年在,门对岩扃尽日开”,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所见到的景色:诗篇留在斑驳的墙壁上已有多年,而驿站的大门则终日对着山峰敞开。这里的"诗留版壁"既指的是当年张于湖的诗篇遗存,也是喻指过往岁月沉淀下的精神财富;"门对岩扃"则表达了诗歌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之意。 接下来,“天上有文修白玉”与“人间无句对苍苔”形成对比,“天上”与“人间”两个词营造了一种空间感,前者赞美优美的诗文如同天上的白玉般璀璨,后者则表示地上已经找不到能和这些诗句媲美的东西。这两句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最后两句“相逢莫问滔滔事,荷蒉曾过有意哉”则是作者面对人生百态的态度,即使遇到逆境也要保持淡然的心态。此处借用荷蒉的故事(《论语·宪问》),表示尽管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迁,但总有人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这首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人文情怀,展现了许及之在世事变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约公元12世纪),即南宋高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及之历经了宦海浮沉,曾担任过吏部尚书、中书舍人等要职。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曾在官场受到排挤和打击。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在《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正值南宋的动荡时期。由于北方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被迫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许及之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